2 第二章 法律知识·第三节 民法典·专项训练一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第二章 法律知识·第三节 民法典·专项训练一

华图事业单位 | 2024-06-24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第三节民法典

专项训练一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51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乙趁甲儿子生病订立显失公平的合同,可以请求撤销。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C、D项:根据《民法典》第150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本题中乙并未胁迫甲。C、D项错误。

2.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21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第22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精神失常的王某属于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选择B选项。

3.A[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067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因此,选择A选项。

4.D[解析]根据《民法典》第725条规定,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租赁物所有权的变动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第230条规定,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2015年下半年,马梅父母先后离世,虽然马梅一直没有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但在马梅父母均离世后,马梅已经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而蔡竹为租赁人,其租赁合同到2020年10月到期。即马梅在取得房屋所有权之后,仍然应履行房屋租赁合同到2020年10月。因此,选择D选项。

5.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27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根据《民法典》第32条规定,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题干所描述的被监护人王力智力残疾三级,养父母均已去世,李霜作为王力的养祖母,经济状况较差,已无能力抚养王力。因此法院可以同意申请变更监护人,由当地民政部门担任。因此,选择C选项。

6.D[解析]根据《民法典》第36条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A项:人民法院应依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而非主动撤销。A项错误。D项:医疗机构可以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D项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B项:根据《民法典》第37条规定,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B项错误。C项:根据《民法典》第38条规定,被监护人的父母或者子女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除对被监护人实施故意犯罪的外,确有悔改表现的,经其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在尊重被监护人真实意愿的前提下,视情况恢复其监护人资格,人民法院指定的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的监护关系同时终止。C项错误。

7.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47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重大误解,是指误解人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明显缺陷。王某因欠缺专业知识错误地判断了瓷器的价格,符合重大误解规定,因此该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因此,选择C选项。

8.D[解析]根据《民法典》第51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除。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因此,选择D选项。

9.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题干中胎儿娩出时即为死体,所以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所以无法继承乙的财产。因此,选择B选项。

10.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9条,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又根据本法第145条第1款,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甲14周岁,获得20万元大奖的行为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是有效的。但甲花6万元购买健身器材的法律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须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方有效。A、B、D三项错误,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

11.A[解析]根据《民法典》第46条,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1)下落不明满4年;(2)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2年。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请宣告死亡不受2年时间的限制。根据《民法典》第47条,对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死亡,有的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失踪,符合本法规定的宣告死亡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宣告死亡。本题中,张某下落不明满5年,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其配偶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张某失踪,其子女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张某死亡。人民法院应当宣告张某死亡。B、C、D项错误,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

12.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33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事实行为是无须表现内心的意思内容即可发生效果的行为。创作文学作品、无因管理和先占都是事实行为,故A、C、D三项都是事实行为。设立遗嘱是依据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因此,选择B选项。

13.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某报未经甲的允许报道了甲为某巨星私生子的私密信息,导致甲的私人生活安宁被侵犯,侵犯了甲的隐私权。因此,选择C选项。

14.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7条,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根据《民法典》第18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小张和小刘已满18周岁并且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小李属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并且以自己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因此A、B、D选项的主人公都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典》第21条第1款,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C选项中,小王的外婆中风瘫痪且神志不清,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选择C选项。

15.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47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甲误认为乙的手机是进口高档手机,故其在购买手机时存在重大误解,手机买卖合同属于可以撤销的合同。因此,选择C选项。

16.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7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诚信原则要求一切市场参加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本题中,甲明知自己的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仍然将别墅卖给想要得到可以眺望海景房屋的乙,违反了民法中的诚信原则。因此,选择B选项。

17.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73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1)代理期限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4)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5)作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终止。B项符合,A、C项排除。根据《民法典》第174条,被代理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有效:(1)代理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被代理人死亡;(2)被代理人的继承人予以承认;(3)授权中明确代理权在代理事务完成时终止;(4)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经实施,为了被代理人的继承人的利益继续代理。作为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终止的,参照适用前款规定。也就是说,被代理人死亡不必然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终止。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18.A[解析]根据《民法典》第56条,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事实上由农户部分成员经营的,以该部分成员的财产承担。因此,选择A选项。

19.A[解析]根据《民法典》第76条,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因此,选择A选项。

20.A[解析]根据《民法典》第5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自愿原则是指公民、法人等民事主体在市场交易和民事活动中都必须遵守自愿协商的原则,都有权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独立自主地选择、决定交易对象和交易条件,建立和变更民事法律关系,并同时尊重对方的意愿和社会公共利益,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或任何第三方。欺诈、强迫、威胁等违背交易主体意志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本题中丙用胁迫的方式和甲交易违反了民法中的自愿原则。因此,选择A选项。

21.A[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61条第1款,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第162条,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所谓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称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又称相对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甲与丙之间产生了代理关系,甲委托公民丙与丁公司签订电脑买卖协议,甲为被代理人,丙为代理人。因此,选择A选项。

22.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76至78条,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营利法人经依法登记成立。依法设立的营利法人,由登记机关发给营利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营利法人的成立日期。外国独资企业属于营利法人,只要具备条件、依法登记,由登记机关发给营业执照,就可以取得法人资格。A、B两项非法定程序,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23.A[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95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因此,选择A选项。

24.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82条,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此,选择B选项。

25.B[解析]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强迫、欺诈及其他不当影响和压力,自己作主。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按照诚实不欺、信守诺言的道德准则平衡当事人之间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的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要旨,就是要求民事活动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题干中的表述,反映的是法律尊重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体现的是意思自治原则。因此,选择B选项。

26.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21条,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结合题干,刘某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刘某因无因管理产生的必要费用300元,作为受益人的陈某有偿还300元必要费用的义务,而刘某有获取300元必要费用的权利。因此,选择C选项。

27.D[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43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在本题中,“假一罚十”的广告语是甲作出的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且甲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该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因此,选择D选项。

28.D[解析]根据《民法典》第2条和第3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可见,民法是权利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A项中,民法不属于公法,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B项,我国不仅在民法中强调诚实信用原则,在其他法律中均有体现;C项,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绿色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因此,选择D选项。

29.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27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由题干得知,在李明父母身亡的情况下,其外祖父为其第一顺序监护人。因此,选择B选项。

30.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23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1)作品;(2)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3)商标;(4)地理标志;(5)商业秘密;(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7)植物新品种;(8)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一比一临摹的作品属于复制,不具有自己的独创性,故不属于知识产权。因此,选择C选项。

31.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34条第4款,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因此,选择B选项。

32.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28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1)配偶;(2)父母、子女;(3)其他近亲属;(4)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可知,其第一顺位监护人是配偶。因此,选择C选项。

33.A[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81条第2款,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题干中,张某与林某发生肢体冲突,张某谎称抢劫致使行人将林某摔倒骨折,超出了必要限度,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属于防卫过当,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民法典》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行人误认为张某遭受不法侵害,将林某摔倒属于实施紧急救助行为,行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应当由张某承担全部责任。因此,选择A选项。

34.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01条第2款,未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法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与B项表述一致。因此,选择B选项。

35.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39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1)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3)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4)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A项符合第一种情形;CD项符合第三种情形。因此,选择B选项。

36.D[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89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根据《民法典》第194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1)不可抗力;(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A项错误。

B项:根据《民法典》第201条,按照年、月、日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日不计入,自下一日开始计算。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自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时间开始计算。B项错误。

C项:根据《民法典》第191条,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C项错误。

37.B[解析]民法典在总则篇当中规定了六大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绿色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因此,选择B选项。

38.B[解析]A、C项:根据《民法典》第54条,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A、C项正确。B项:根据《民法典》第56条,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事实上由农户部分成员经营的,以该部分成员的财产承担。B项错误。D项:在依法核准登记的范围内,个体工商户享有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D项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

39.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69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1)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2)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3)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4)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因此,选择C选项。

40.B[解析]根据《民法典》第453条第1款规定,留置权人与债务人应当约定留置财产后的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留置权人应当给债务人六十日以上履行债务的期限,但是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动产除外。债务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留置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因此,选择B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1.BD[解析]根据《民法典》第2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由此可知,民法的调整对象应为非管理、可协商的平等主体。A项:属于非正常债务关系,赌博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赌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即使不还钱,法律也不会予以保护,排除。B项:属于委托代理法律关系,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B项符合题意,当选。C项:甲乙双方婚约关系并不属于民法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且婚约在我国当前,并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甲和乙的口头婚约不受法律调整,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但对因婚约而引起的财产纠纷,人民法院仍会受理,作出合理的判决,排除。D项:属于因甲劝酒而导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所产生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受民法调整。若乙主张权利,甲应负民事责任。D项符合题意,当选。因此,选择BD选项。

2.ABCD[解析]A项:根据《民法典》第188条第1款,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A项正确。B项:根据《民法典》第188条第2款,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B项正确。C项,根据《民法典》第196条,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C项正确。D项:根据《民法典》第191条,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D项正确。因此,选择ABCD选项。

3.ABCD[解析]根据《民法典》第96条,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因此,选择ABCD选项。

4.BCD[解析]A项:根据《民法典》第146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A项为无效合同。B、C、D项:根据《民法典》第147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根据该法第148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根据该法第150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根据该法第151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可知B、C、D项为可撤销的合同。因此,选择BCD选项。

5.BD[解析]A项:根据《民法典》第19条,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10岁小学生买铅笔完全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民事行为有效。B项:根据《民法典》第20条,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民法典》第144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题干中6岁的小学生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购买1个书包的行为应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即使征得父亲同意,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依然无效。C项:根据《民法典》第147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C项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D项:根据《民法典》第154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可知,甲、乙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丙的利益而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因此,选择BD选项。

6.AB[解析]A、D项:根据《民法典》第110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故隐私权的主体只限于自然人。A项正确,D项错误。B项:人格权是指民事权利平等享有的,经法律认可、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作为民事权利义务主体应当具备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与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B项正确。C项:身份权是基于某种特定地位和资格而享有的权利,因此,必须以该特定地位和资格作为前提,主要包括荣誉权、监护权、配偶权、婚姻自主权等。C项错误。因此,选择AB选项。

7.AD[解析]A项:根据《民法典》第148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甲未告知乙车辆发动机存在故障,隐瞒真相,属于可撤销合同,不是无效合同。A项错误,当选。B项:根据《民法典》第154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甲作为乙的代理人与其朋友丙串通,将乙的房屋低价卖给丙,属于无效合同。B项正确,排除。C项:根据《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甲乙签订的买卖盗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C项正确,排除。D项:根据《民法典》第19条,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14周岁的甲购买价值1万元的笔记本电脑,属于效力待定合同。D项错误,当选。因此,选择AD选项。

8.ABC[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94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因此,选择ABC选项。

9.ACD[解析]A、B、D项:根据《民法典》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10周岁的小明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收压岁钱属于纯获利行为,根据上述法条可知,该行为有效。A、D项错误,B项正确。C项:根据《民法典》第18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项错误。因此,选择ACD选项。

10.BD[解析]根据《民法典》第209条第1款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刘某已办理了过户登记,因此房屋的所有权属于刘某,如果丁某拒不搬离,则侵犯了刘某对该房屋的所有权。因此,选择BD选项。

三、判断题

1.√[解析]物权是对物的直接支配权,是排他性的权利。物权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就标的物直接行使权利,无须他人的意思或义务人的行为介入。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请求权,是指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请求另一方主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债权人自己无法实现债权,只能请求债务人履行一定的给付义务才能实现债权。因此,本题正确。

2.√[解析]根据《民法典》第588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因此,本题正确。

3.×[解析]根据《专利法》第9条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因此,本题错误。

4.×[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本题错误。

5.√[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40条,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因此,本题正确。

6.×[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56条,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因此,本题错误。

7.×[解析]根据《民法典》第26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抚养义务与赡养义务是两个法律关系,不能因为父母未尽抚养教育义务而对抗赡养义务。如果父母对子女未尽抚养教育义务,其子女不可以不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因此,本题错误。

8.×[解析]根据《民法典》第13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根据《民法典》第18条第1款,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可知,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不是同时产生,同时终止。自然人从出生起到死亡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满18周岁)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即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并非出生便拥有。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因此,本题错误。

9.×[解析]根据《民法典》第87条,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因此,本题错误。

10.×[解析]根据《民法典》第2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在特殊情况下,国家也可以成为民事主体,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政府采购合同中,政府就是作为一种平等主体存在,即某市政府为建办公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承包合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而不是行政行为。因此,本题错误。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