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04-07
分享
一、单选题
1.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起15日内到( )缴纳罚款。
A.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
B.指定的银行
C.其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
D.财政局
【答案】B
【解析】根据2021年版《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或者通过电子支付系统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因此,选择B选项。【拓展】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
2.关于地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震破坏性极强,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地震预测上
B.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发生在地球外层的地壳内
C.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D.里氏地震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 32倍
【答案】A
【解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为弱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5级的地震为有感地震;震级大于5级小于6级的地震为中强震;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为强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地震为巨大地震。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它们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不止一个,离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破坏大;反之烈度低,破坏小。地震破坏性极强,但目前预测的准确度不够,只能起预警作用。A选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3.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关于街道办事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B.其法律地位相当于县级人民政府
C.其设立需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D.是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法。街道办事处,是我国乡级行政区街道的管理机构。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派出机关。街道与乡和镇等同属乡级行政区。因此,选择C选项。
4. 下列对中国土地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
B.类型逐渐减少,耕地比重小
C.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
D.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情知识并选错误项。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多元化,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越来越多,一般不会减少。因此,选择B选项。
5.霜形成的原因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
B.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而成
C.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而成
D.小冰晶熔化成水滴而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指露点低于0)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因此,选择A选项。
二、多选题
6.党的 二十大报告首次系统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必须坚持”,其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属于“六个必须坚持”的有:
A.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B.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C.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D.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答案】ABD
【解析】党的 二十大报告中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具体来说,“六个必须坚持”包括: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理论创新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主创新,不依赖外部力量。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勇于创新,跟上时代步伐。(B项当选)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事业发展。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用全局和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协调各方面关系,整体推进工作。(D项当选)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要有国际视野,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A项当选)
这“六个必须坚持”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AB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BD选项。
7.在古丝绸之路上中国的产品源源不断的销往各国,下列产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
A.黄芪
B.棉布
C.陶器
D.丝绸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且多数难溶于水;无机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多数不能燃烧。黄芪是中草药,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陶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物。棉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因此,本题选择ABD项。
8.下列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说法正确的有:
A.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B.元宵节为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元节”
C.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
D.清明节又称行清节,上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由节气演变而来的
【答案】AC
【解析】A项: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项正确。
C项: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每逢寒食,家家户户要禁烟火、吃冷食。C项正确。
因此,选择AC选项。
【拓展】B项: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B项错误。
D项:清明节,一般是在每年阳历4月4日-6日,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由节气演变而来的。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改为三月三,沿袭下来,成为人们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日子。所以清明节和上巳节并不是一个节日。
三、判断题
9.张某经营一家五金商铺,因违反了行政法的强制性规定被行政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在行政处罚做出前,张某有申请举行听证的权利。( )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法处罚听证知识。《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由当事人申请听证。张某的做法正确。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10.“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谚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意思是只有亲身经历了当家和养育子女的实践,才能深刻体会到柴米的珍贵和父母的恩情。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无论是对柴米贵的认识,还是对父母恩的体会,都是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才获得的,这完全符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学道理。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只有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人们才能获取关于事物的真实、深刻的认识。因此,本题正确。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