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真题库 | 2020-04-25
分享
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提供以下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信息:2018年7月7日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中学)试题,更多关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资格复审,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面试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三、判断题 请对下列命题做出判断。
1. (判断题)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Y【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2. (判断题)心理学源于哲学。(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Y【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3. (判断题)性教育是道德教育、文明教育、健康教育,也是人格教育。(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Y【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4. (判断题)道德认知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N【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5. (判断题)参加进修或接受其他形式的培训是教师应依法履行的义务。(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N【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6. (判断题)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对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Y【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7. (判断题)儿童认识始于直接经验,并通过个人的直接经验不断扩大对世界的认识。因此,教学应以直接经验为主。(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N【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8. (判断题)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N【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9. (判断题)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任务之一。(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Y【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10. (判断题)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组织。( )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 Y【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四、简答题 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
1. (主观题)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包括:
(1)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功能;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2. (主观题)简述教学评价的原则。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教学评价是一定的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的基本目的是教育、激励、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表现。
(2)全面性原则。评价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3)多样性原则。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4)多主体性原则。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鼓励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自我评价与合作评价。
(5)客观性原则。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公正严肃地进行评定。
(6)指导性原则。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受评人员,使其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3. (主观题)简述微课的特点。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的特征主要包括: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 ~ 10 分钟为宜,最少的 1 ~ 2 分钟,最长不宜超过 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4. (主观题)什么是学习迁移,教学中如何促进有效迁移?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促进学习的正向迁移。主要包括:
(1)精选教材: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教师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等。
五、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主观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陶行知先生1926年11月在“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上说:“训育上还有一个最不幸的事体,这事就是教育与训育分家:把教育看做知识范围以内的事,训育看作品行范围以内的事,以为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不同的原理支配的,甚至于一校之中管教务与训育者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殊不知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之支配的。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致自相矛盾,必致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所以,我们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
注释:训育即现在所说的德育。
(资料来源:谢维和。陶行知先生留下的“作业”—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一[J],人民教育,2017(7) )
(1)依照陶行知先生的观点,你认为影响和制约德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分)
(2)你认为德育有哪些基本途径?(5分)
(3)你认为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5分)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1)陶行知先生非常清楚地指出了影响和制约德育(即所谓的训育)的最大的矛盾和“不幸”,并非是德育本身的问题,而是德育与智育的分家,即把德育看成是品行范围内的事情,而教学属于知识范围的事情。在陶行知先生看来,这种德育与智育的分家和“不幸”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学校分管教学与分管德育的领导“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二是教知识的人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人不重视学术。
因此,我认为影响和制约德育的主要因素在于处理好智育和德育的关系,即知识和品行的关系。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是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材料中陶行知提出“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说明陶行知先生注重知识和品行的结合,强调知行统一。
(2)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有以下途径:
①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r][/br]
② 社会实践活动;[br][/br]
③ 课外、校外活动;[br][/br]
④ 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br][/br]
⑤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⑥ 班主任工作;[br][/br]
其中,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学校以教学为主,因此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是学校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3)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因此,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遵循以下德育原则:[br][/br]
① 知行统一原则。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br][/br]
② 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br][/br]
③ 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br][/br]
④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br][/br]
⑤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是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br][/br]
⑥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br][/br]
⑦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 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br][/br]
⑧ 因材施教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br][/br]
⑨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br][/br]
2. (主观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教20多年来,我在校内外多次观摩听课。近年来,我发现,有些经过教研组集体合力打磨的课,展示时总感觉太天真,作秀太明显;也有一些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却收到学生的冷遇,台上教师口若悬河,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这种情况与教师课前没有充分了解学生有关,所以教师备课不应只是备课本,更要关注学生学情,并由此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1)教师备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5分)
(2)教师备课应该树立什么理念?(5分)
(3)教师备课有哪些基本要求?(5分)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1)① 教师备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② 教师备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备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是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保证。
(2)新课标下的教师备课应具备四个方面的新理念:
① 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材料中,有些经过教研组集体合力打磨的课,展示时总感觉太天真,作秀太明显。并没有关注、支持、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交往的欲望,满足他们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
② 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材料中,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却收到学生的冷遇,台上教师口若悬河,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这并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③ 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材料中,一些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却收到学生的冷遇,台上教师口若悬河,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出现这种现象就有可能是老师备课时忽略了与生活相结合,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产生兴趣。
④ 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材料中,教师备课不应只是备课本,更要关注学生学情,并由此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备课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化。
(3)首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① 钻研教材要钻研课程标准,把握本学科的目的与要求,掌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明确教学的大致进度;要钻研教科书,能够熟悉掌握课本的基本原理与知识体系,准确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及课本的前后联系;广泛阅读教学参考资料,选取合适材料以充实教学内容。
② 了解学生。备课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主要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心理动作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情感态度,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对完成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法、策略和风格等。
③ 设计教法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它包括:如何组织教材,确定课的类型与每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此外,也要相应地考虑学生的学法,包括预习、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与课外作业等。
其次,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通过撰写教案,可以让材料中提到的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什么和怎么教。
3. (主观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丁老师访谈学生及家长的记录片段:
丁老师:你觉得现在学习任务重吗?
学生冰冰:总的来说还是挺重的,我的课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回家后还要完成很多家庭作业。
丁老师:你平时自由活动的时间能自主支配吗?
学生冰冰:很少有自由活动时间,更谈不上自主支配了!
……
丁老师:你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管得多吗?
冰冰母亲:你也知道,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很大,为了上好的大学,我会督促孩子完成各科作业,还让她去学一技之长。
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你考虑过孩子的学习兴趣吗?
冰冰母亲:我较少考虑她的兴趣。我觉得兴趣不是凭空而来的,一旦有了成绩,自然就会产生兴趣。
丁老师:孩子跟你叫过苦吗?
冰冰母亲:说过,但我觉得,只要学习就比瞎玩强。
(1)根据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观,谈谈你对访谈内容的理解。(5分)
(2)人本主义所倡导的意义学习有何特点?(5分)
(3)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者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教育活动?(5分)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1)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观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因而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使人得到完善和发展。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要培养既用认知的方式也用情感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这种知情融为一体的人,他称之为“完人”或“功能完善者”。而要想最终实现这一教育理想,应该有一个现实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材料中,冰冰母亲只重视督促学生学习知识和做作业,学习之余还要安排孩子学习一技之长,只想着把孩子的时间计划的满满的,不在乎冰冰的兴趣爱好,认为有了成绩,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这种错误的教育观不利于促进冰冰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综上所述,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努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罗杰斯认为学习可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所谓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及对未来行为方针选择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罗杰斯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四个特征包括:
① 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br][/br]
② 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br][/br]
③ 学习是渗透性的,即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br][/br]
④ 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自我评价是使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成为一直负责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br][/br]
(3)人本主义关注对学生个人潜能和价值的完整的发展,并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自由学习。对于现代教育者而言有诸多启示:
① 教育目标上,要重视“自我实现”的目标和培养“知情统一”、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独特个性为出发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挖掘自身潜质,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将人的情感与认知进行有效的组合,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br][/br]
② 在课程编制和实施上,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思考与操作。因此在课程的编制以及实施过程中,都需要以点拨、启发、开发和培训学生为基本目标,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们有探索发现的动力,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彰显人的创造性作用。[br][/br]
③ 在教学观上,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中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重心,在此基础上,传统的课堂“死气沉沉”的教学模式,也将被以启发式、激励式的教学活动所取代。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无结构、非指导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可通过教学情景设置、“真实问题”案例的提出等,为学生营造一种灵活、开放的教学氛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发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br][/br]
④ 在教师观上,课堂的主动权应从教师的手中传递到学生的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掌控者,他必须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课堂模式和内容的新变化并不代表着教师的作用不重要了,而是更加重要了,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具有开放性、创新性精神的教师,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质。[br][/br]
⑤ 在学生观上,应该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充分尊重和考虑每一位受教育者,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质和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附属地位到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还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教师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br][/br]
⑥ 在教学评价上,要把学生的自我评价放在首位,把他人的评价放在次要位置,原因在于以个体为主体的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以及自我实现的重要手段。教育者应当树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不仅关注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br][/br]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坚持树立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重视学生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br][/br]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