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9.19)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天津备考技巧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9.19)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09-19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一、单选题

1.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是提升资源环境要素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为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2025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稳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B.立足国内市场自身建设,积极构建相关国际机制

C.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贯穿能源生产和消费全链条的节能管理制度

D.加强碳排放权交易与碳排放双控制度衔接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意见》指出,完善碳市场覆盖范围。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行业降碳潜力和碳排放核算基础等,稳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扩大支持领域。加强绿证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衔接,避免交易主体从绿证交易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重复获益。立足国内市场自身建设,积极推动与相关国际机制衔接互认。A项正确,B项“积极构建相关国际机制”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C项: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坚持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贯穿能源生产和消费全链条的节能管理制度,发展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综合服务模式,不断壮大节能服务产业。加强用能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衔接协调,结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情况,推动各相关地区用能权交易试点有序退出,避免重复履约增加企业负担。C项正确。

D项:强化资源环境目标衔接。加强碳排放权交易与碳排放双控制度衔接,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配额总量控制。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用水权交易、江河水量分配、水资源调度、取水许可管理、计划用水管理、取用水监管等制度衔接。加强排污权与排污许可等制度衔接,推动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确权凭证和监管载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D项正确。

2. 李某使用AI(人工智能)系统通过输入提示词生成图片并经过后续修改、调整后发布于某网络平台。刘某在其他平台上发布的文章中使用了该图片。李某就此提起侵犯著作权之诉。关于本案,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人工智能模型本身无法成为我国著作权法上的作者

B.李某对图片进行了设计和优化,该图片体现了其智力投入

C.李某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不具有作品属性,刘某使用该图片未侵权

D.李某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从事“文生图”的过程,为创作作品全过程的一部分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著作权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虽然图片是由人工智能生成,但李某对其进行了后续的设计和优化,该图片具备独创性,可以被认定为作品,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因此,刘某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C项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在现阶段AI系统在法律上不具有主体地位。在作品创作过程中,AI系统只是创作中的工具。由此推知,人依旧是法律的创作者。A项表述正确。

B项:该案中,这个过程显然只是作品创作中的一个环节,还需加上作者利用AI系统对生成物所进行的反反复复地调试、修改,才是整个创作过程。该过程中充满了人对于生成物每个细节在视觉呈现方面的选择。从这种意义上看,该案所涉图片在风格上无疑反映了AI系统操控者的个性。根据著作权法的基本原理,AI操控者的这种行为完全具备创作行为的全部要素。B项表述正确

D项:利用AI系统的图片生成和调试过程,可以清楚地反映系统操控者的意志是如何通过图片得以全部体现的。李某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从事“文生图”的过程,为创作作品全过程的一部分。D项表述正确。

3.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B.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C.改变人的世界观有很大难度

D.物种延续的方式就是遗传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意思是种什么,收什么,说明了果实是根据种子来决定的,因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因此,选择A选项。

4. 下列情形在历史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A.北宋时期一位文人雅士邀请杂剧班子到家中表演助兴

B.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时借鉴了淝水之战的战略部署

C.宋代茶商利用市舶司制度将建盏销往日本

D.朱熹和李贽曾相约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并交流学术见解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知识。

第二步,宋代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立了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建盏是宋代著名的茶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造型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在国内流行,也大量销往海外。日本与中国在宋代就有频繁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宋代茶商利用市舶司制度将建盏销往日本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该情形最可能发生。C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杂剧在北宋时期尚未完全成熟,其鼎盛时期是在元朝。北宋时期流行的戏曲形式主要是诸宫调、宋杂剧等早期戏曲形式,但此时的杂剧在表演形式、剧本创作等方面与后世成熟的杂剧有很大区别,且邀请杂剧班子到家中表演助兴在北宋并非普遍现象,更多是后世戏曲繁荣后的常见场景。所以该情形在北宋时期不太可能普遍发生。A项排除。

B项: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时期,而霍去病是西汉时期的名将,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4世纪,时间相差数百年。霍去病不可能借鉴几百年后才发生的淝水之战的战术来指挥军队,所以该情形不可能发生。B项排除。

D项: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强调道德修养和儒家经典的传承。李贽是明朝中后期的思想家,他批判传统儒家思想,提倡个性自由,对封建礼教和道德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朝代,时间相隔较远,且学术观点差异巨大,不可能相约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并交流学术见解,所以该情形不可能发生。D项排除。

5. 为什么我们在走路时,即使地面是平的,也会感觉到脚底的震动?

A.因为我们的脚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产生了震动

B.因为地面本身存在微小的起伏或不平整

C.因为我们的骨骼和肌肉在行走时发生了形变并产生了声音

D.因为我们的身体在行走时产生了自然的机械振动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D项正确地指出了我们的身体在行走时产生了自然的机械振动。当我们行走时,身体的重心在不断地移动,这会导致身体各部位(包括脚底)产生自然的机械振动。这些振动虽然微小,但足以让我们感觉到脚底的震动,尤其是在安静或注意力集中的时候。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虽然摩擦力在行走过程中确实存在,但它并不是导致脚底震动的主要原因。摩擦力主要影响行走的稳定性和速度,而不是产生震动。A项错误。

B项:虽然地面确实可能存在微小的起伏或不平整,但这并不是导致脚底震动的主要原因。即使地面非常平整,我们在行走时仍然会感觉到脚底的震动。B项错误。

C项:虽然骨骼和肌肉在行走时确实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但它们并不会因此产生足以让我们感觉到脚底震动的声音。此外,即使骨骼和肌肉发生形变,这种形变也是微小的,并且通常不会产生明显的声音。C项错误。

二、多选题

6. 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列哪些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

A.降低再贴现率

B.减少税收

C.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减少国债

【答案】A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

第二步,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刺激经济增长,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促使消费和投资增加,进而带动总产出增加的政策。其目的在于缓解经济衰退或萧条,刺激经济复苏和发展。

A项: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降低。这会使得商业银行更愿意从中央银行借款,从而增加可贷资金量。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A项正确。

C项: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缴存到中央银行的资金减少。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C项正确。

因此,选择AC选项。

【拓展】B项:减少税收属于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税收政策是由政府通过财政部门制定和实施的。减少税收可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但它不是货币政策工具。B项错误。

D项:减少国债同样属于财政政策范畴。国债的发行和管理主要是为了筹集财政资金或者调节经济。减少国债发行量主要是对政府债务规模和财政收支结构产生影响,不是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来影响经济。D项错误。

7. 张某喜欢旅游,过去一年内,他分别去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最低的国家、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张某过去一年去过的国家有:

A.尼泊尔

B.俄罗斯

C.梵蒂冈

D.荷兰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B项: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是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东西长为9000公里,南北宽为4000公里。它是一个由194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俄罗斯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7.7%,首都为莫斯科。面积最大的国家为俄罗斯。B项正确。

C项:梵蒂冈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北京故宫五分之三大,是一个典型的城中之国,靠近蒂伯河南岸,位于罗马城内,该国建于公元3世纪,梵蒂冈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C项正确。

D项:荷兰王国,简称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北部和西部濒临北海。荷兰的地势非常低平,24%的面积低于海平面,1/3的面积仅高出海平面1米。因此,荷兰也被称为“低地之国”。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D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A项:尼泊尔北部与中国西藏接壤,东、南和西三面与印度交界,尼泊尔北部喜马拉雅地区,海拔在4877米—8844米之间。世界上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其中8座在中尼边界的喜马拉雅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大部分属丘陵地带,海拔1000米以上的土地占总面积近一半。尼泊尔既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不是地势最低的国家、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A项错误。

8. 下列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甲市应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集中供暖

B.乙市推进完善公共交通,鼓励少用私家车

C.丙市以茶叶、休闲农业、毛竹等特色产业为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化示范创建工作

D.丁市建微信群,试水“微信问政”,让人民群众通过微信向政府提意见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能源知识。

第二步,A项:甲市应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集中供暖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能源利用方面的体现。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都属于清洁能源。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通过太阳能集热器等设备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无污染且资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的。风能也是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供暖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地热能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同样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方式。这种能源利用方式有助于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等)的使用,在满足供暖需求的同时,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A项正确。

B项:乙市推进完善公共交通、鼓励少用私家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交通可持续性。公共交通具有大运量、高效率的特点。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鼓励少用私家车可以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因为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公共交通的发展也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B项正确。

C项:丙市以茶叶、休闲农业、毛竹等特色产业为主,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工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生态协同理念。茶叶、休闲农业和毛竹产业都是基于农业自然资源的产业。发展这些特色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并且这些产业一般具有生态友好的特点。C项正确。

D项:丁市建微信群,试水 “微信问政” 让人民群众通过微信向政府提意见,这主要体现的是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内容,是政府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提高民主决策水平的举措,没有直接涉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BC选项。

三、判断题

9. 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哲学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张性善论。(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史人物知识。

第二步,荀子主张 “性恶论”,认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即人的本性天生趋恶,善是通过后天教化和努力(“伪”)形成的。

因此,本题错误。

10. 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知识。

第二步,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

因此,本题正确。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