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8.22)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天津备考技巧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8.22)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08-22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一、单选题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关于抗日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淞沪战役中,日本打通了大陆交通线

B.在太原会战中,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

C.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知识。

第二步,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豫湘桂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陆军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贯穿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日军在豫湘桂战役中,侵占了中国大片地区,形式上虽完成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计划。但日军在此次作战中,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损失惨重,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A项错误。

B项: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B项错误。

C项:平型关大捷参战方是中央八路军与日军,是中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淞沪会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C项错误。

2.下列关于生物生理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是因乳酸积累导致的

B.植物在夜晚气孔闭合,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C.鲸鱼在深海中不会被压扁,是因体内外压力平衡

D.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体会通过分解脂肪来补充能量,导致体重上升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会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导致脂肪消耗增加,体重下降。同时,未被利用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形成糖尿,这也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D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因氧气供应不足,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在肌肉中积累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肌肉酸痛,休息后乳酸被代谢分解,酸痛感逐渐消失。A项正确。

B项:植物叶片的气孔是水分蒸发和气体交换的通道。夜晚无光照,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气孔闭合可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夜间缺水导致的损伤,这是植物适应环境的自我调节机制。B项正确。

C项:鲸鱼等深海生物体内的体液、组织液等会形成与外界海水相当的压力,实现体内外压力平衡,因此不会被深海的高压压扁。其细胞结构也能适应高压环境,如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蛋白质的稳定性经过长期进化已适应深海条件。C项正确。

3.以下诗句和所描写的传统节日对应不正确的是:

A.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端午节

B.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七夕节

C.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春节

D.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重阳节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诗句出自元好问的《京都元夕》,“袨服华妆”描绘了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六街灯火”则展现了大街小巷灯火通明的景象,“闹儿童”体现了儿童们在节日里欢快玩耍的情景,这些都是元宵节赏灯游玩习俗的生动写照。元宵节是一元复始、大地春回之日。国人历来重首尚新,各地以“闹”为主题的活动形式多样,既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等民俗活动,也有舞龙灯、踩高跷等社火表演,表达着人们祈祷丰年的意愿。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诗句出自殷尧藩的《端午日》,“艾符”“蒲酒”是端午节的典型元素。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主要风俗有挂钟馗像、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A项正确。

B项:诗句出自罗隐的《七夕》,“金针穿罢”呼应七夕节“乞巧”习俗,“拜婵娟”指向对织女的祭拜。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因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故又称“乞巧节”,人们会在七夕节吃巧果、巧芽面等食品,并进行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守夜许愿、曝书、晒衣等一系列乞巧活动。B项正确。

D项:诗句出自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菊花须插满头”是重阳节的标志性习俗。重阳节,又称“重九”“踏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晒秋、赏菊、饮宴祈寿等习俗。D项正确。

4.()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地理分界线,同时也是沟通北冰洋与太平洋的唯一通道。

A.英吉利海峡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曼德海峡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地理知识。

第二步,白令海峡是连接北冰洋、楚科奇海和白令海的海峡,也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位于亚欧大陆最东端的俄罗斯杰日尼奥夫角和美洲大陆最西端的美国威尔士王子角之间。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英吉利海峡,是分隔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法国、并连接大西洋与北海的海峡。A项排除。

C项:被称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峡(又称黑海海峡)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C项排除。

D项:曼德海峡是连接红海和亚丁湾的海峡,位于红海南端也门和吉布提之间。D项排除。

5.下列关于经济学效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劣币驱逐良币——实际价值低的货币排挤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流通

B.凡勃仑效应——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随价格升高而减少

C.边际效用递减——连续消费同一种物品时,后期满足感逐步下降

D.棘轮效应——消费习惯一旦形成,短期内不易因收入减少而降低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凡勃伦效应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B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也称格雷欣法则,指在双本位货币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良币)会被人们熔化、收藏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A项正确。

C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一个人连续消费同一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数量的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增加一单位消费带来的额外满足感)会逐渐减少,甚至出现负值。C项正确。

D项:棘轮效应由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D项正确。

二、多选题

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以下哪种行为违反了该法的规定:

A.某本土品牌在装潢上和肯德基高度相似,导致大量消费者误认

B.经纪公司在解约后继续让新歌手使用原艺人艺名

C.某大型商场贴出促销预告“一折狂甩临期商品”

D.某公司代理销售车位时设置玛莎拉蒂作为抽奖奖品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

第二步,A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网名、译名等);(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新媒体账号名称、应用程序名称或者图标等;(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擅自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或者将他人商品名称、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等设置为搜索关键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属于前款规定的混淆行为。经营者不得帮助他人实施混淆行为。A符合(一),B符合(二)。

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进行有奖销售不得存在下列情形:(四)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D项“玛莎拉蒂”明显高于5万元,违反规定。

因此,选择ABD选项。

【拓展】C项:《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经营者开展促销活动,应当真实准确,清晰醒目标示活动信息,不得利用虚假商业信息、虚构交易或者评价等方式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者相关公众。C项大型商场贴出的促销广告真实准确,无虚假信息,属于合法行为。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7.在古代文化里,不同年龄有着独特的称谓,这些称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寓意。以下年龄称谓中,比“弱冠”年纪更大的有:

A.“垂髫”

B.“而立”

C.“知天命”

D.“耄耋”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所以称二十岁的男子为“弱冠”。

B项:“而立”出自《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处世原则,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三十岁大于二十岁,即“而立”年纪比“弱冠”大。B项正确。

C项:“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岁明显大于二十岁,“知天命”年纪比“弱冠”大。C项正确。

D项:“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八九十岁远远大于二十岁,“耄耋”年纪比“弱冠”大得多。D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A项:“垂髫”指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儿童。显然,“垂髫”年纪比“弱冠”小很多。A项排除。

8.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全国胜利的关键时期。关于西柏坡时期,以下说法准确的有:

A.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是中共中央解放战争后期的重要指挥中枢所在地

B.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会议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

C.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指挥决策均与西柏坡密切相关

D.渡江战役胜利后中共中央才从西柏坡迁往北平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A项:西柏坡地处河北省平山县中部,在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进驻西柏坡,这里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重要指挥中枢。A项正确。

B项: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作了重要准备。B项正确。C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共中央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对三大战役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指挥决策,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C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D项: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并非渡江战役胜利后才迁往北平。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21日至6月2日。D项错误。

三、判断题

9.刘某体验某商场的蹦床运动设施,弹跳翻滚失去平衡,坠下时受伤。刘某的行为属于自甘风险,其损失应自行承担。(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侵权责任编知识。

第二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76条,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若损害因活动本身固有风险引发,且组织者无过错,损失应由受害人自行承担。在本案中,刘某自愿体验蹦床运动设施,而蹦床运动本身具有明显的弹跳、翻滚等高风险特性,容易导致失去平衡或受伤。

因此,本题正确。

10.向上级机关行文时,可以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下级机关。(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中的行文规则的知识。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年)的相关规定:向上级机关行文时,原则上只能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必要时可抄送相关上级机关或同级机关,但不得抄送下级机关(因下级机关无权处理或知悉上级事务)。题干中“可以抄送下级机关”的表述不严谨。一般情况下,上行文(如请示、报告)不得抄送下级机关,除非特殊情况(如联合行文或需下级配合执行)。

因此,本题错误。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