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8.18)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浙江备考技巧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8.18)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08-18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一、单选题

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即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第二步,B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是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的清香是经历了严寒才散发出来的。诗句既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最终获得锋利的剑锋、怡人的花香),又强调了发展过程的曲折性(需要经过反复磨砺、耐受严寒),符合“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体现的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发展观,强调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未突出过程的曲折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体现的是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与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主要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性,通过夸张的想象描绘自然景象,属于美学表达,不涉及唯物辩证法原理。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下列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句的理解,错误的是:

A.该诗句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创作于1935年10月

B.诗句中的“远征”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C.长征途中,红军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D.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诗句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阔历程。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保存了革命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非长征胜利。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七律・长征》创作于1935年10月,当时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表达了红军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A项正确。

B项:“远征”即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万水千山”概括了长征途中的自然险阻和艰难险阻。B项正确。

C项: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3.某历史剧组筹备拍摄《汉武雄风》纪录片,再现汉武帝时期的重大事件。下列场景设计不符合真实历史的是:

A.汉武帝在未央宫接见主父偃,接受其“推恩令”建议

B.汉武帝御驾亲征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C.汉武帝命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乌孙并与其建立官方关系

D.汉武帝下令废除半两钱,统一铸造圆形方孔的“五铢钱”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卫青,汉朝名将、军事家。公元前127年,卫青在汉武帝刘彻的指派下率领三万大军从云中郡(今托克托)出发向西进军,攻击匈奴,匈奴人兵败仓皇而逃,汉军收复了河套地区。因此,汉武帝并未御驾亲征,收复河套地区。B项不符合历史。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重要谋士,其“推恩令”通过分封诸侯子弟削弱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未央宫是西汉皇宫核心,汉武帝在此接见大臣并采纳建议符合历史。A项正确。

C项: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率领庞大使团第二次出使西域,到达乌孙(今新疆伊犁)并与其建立官方关系,又派副使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进一步加强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官方联系。符合历史。C项正确。

D项: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罢半两钱,行五铢钱”,铸造重量、尺寸、文字统一的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D项正确。

4.根据我国《宪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B.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C.为追查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可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D.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A项正确。

B项:《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B项正确。

D项:《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D项正确。

5.成文日期是党政机关公文生效的重要标志,下列关于成文日期的表述,错误的是:

A.会议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正式通过的日期为准

B.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的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C.一般公文的成文日期以公文实际发出的日期为准

D.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十二)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所以,公文的成文日期不是以公文实际发出日期为准。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十二)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可知,会议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而经机关负责人签发的公文,则以签发日期为准。A项正确。

B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十二)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B项正确。

D项:《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3.5.4规定,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D项正确。

二、多选题

6.下列关于现代武器装备的说法正确的有:

A.95式自动步枪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无托式步枪,采用5.8毫米口径弹药

B.东风-21D导弹被称为“航母杀手”,可对移动中的航母实施精确打击

C.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核反应堆燃料更换周期与舰体寿命相同

D.“翼龙-3”无人机具备长航时、大载荷能力,可执行侦察打击一体化任务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现代武器装备知识。

第二步,A项:95式自动步枪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代无托式步枪,1995年设计定型,采用5.8×42毫米口径弹药,具有射速快、精度高、便携性强等特点,是我国陆军及武警部队的主力装备之一。A项正确。

B项:东风-21D是我国研制的中程弹道导弹,采用机动发射方式,具备反舰弹道导弹的独特能力,可利用末端制导技术追踪并打击移动中的航空母舰,被外界称为“航母杀手”。B项正确。

D项:“翼龙-3”是我国研制的大型长航时无人机,最大航程超过10000公里,可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和侦察设备,具备“侦察-打击-评估”一体化能力,在反恐、边境巡逻等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D选项。

【拓展】C项:美国“尼米兹”级航母采用的A4W压水堆核反应堆,燃料更换周期约为25年,而其舰体设计寿命为50年,因此在服役期间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换料大修,并非“燃料更换周期与舰体寿命相同”。这一特点与美国最新的“福特”级航母不同,“福特”级采用A1B反应堆,设计为“终身不换料”,可与舰体寿命匹配。C项错误。

7.下列有关世界地理的说法无误的是:

A.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其性质为咸水湖,且位于欧亚两大洲交界处

B.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属于船闸式运河

C.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印度的边境线上,为世界最高峰

D.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面积约占非洲大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第二步,A项:里海虽名为“海”,实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湖水性质为咸水,面积约37.1万平方公里。A项正确。

B项: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地理分界线,于1914年通航,因运河两端存在水位差,采用船闸式设计(共设3套船闸),可使船舶顺利跨越海拔差异,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B项正确。

D项:撒哈拉沙漠北起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南至苏丹草原带,西临大西洋,东接红海,总面积约932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大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极端干旱。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D选项。

【拓展】C项: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边境线上,而非中国与印度交界处。它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约8848.86米,为世界最高峰。C项错误。

8.三国两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B.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西晋时期田园诗的代表作,开创了“田园诗派”的先河

C.左思的《长门赋》因文辞华丽、篇幅宏大,豪贵之家竞相传写,导致“洛阳纸贵”

D.曹植的《洛神赋》以历史叙事为主,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B项: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B项错误。

C项:《三都赋》是西晋文学家左思所写都城赋。后《三都赋》名满天下,一时洛阳纸贵。《长门赋》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受汉武帝失宠皇后陈阿娇的百金重托而作的一篇骚体赋。C项错误。

D项:《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洛神赋》以神话想象为主,并非历史叙事为主。D项错误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A项: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后世尊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书法风格飘逸洒脱,影响深远。A项正确。

三、判断题

9.矿产资源管理的对象只有作为自然物的矿产资源。(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地理知识。

第二步,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部分矿产储量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如稀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然而,矿产资源管理的对象绝非仅仅局限于作为自然物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矿产资源从勘查、开采、加工到利用的整个产业链条,以及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对从事矿产勘查、开采的企业进行资质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术和能力;对开发过程中的资金投入、使用进行监管,保障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对矿产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管理,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同时,还涵盖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要内容,以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障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所以,题干中“矿产资源管理的对象只有作为自然物的矿产资源”这一说法过于片面,是错误的。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其管理意义重大。合理的管理能够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对各类矿产资源的需求,推动工业生产和社会进步。有效的管理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与浪费,保护有限的矿产资源。可持续的管理则关乎子孙后代的资源供给,确保资源的长期稳定利用。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石油不仅是重要的能源,也是众多化工产品的基础原料;铜在电气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应用广泛。

10.青藏高原湖区是我国最大的湖区,湖泊众多。(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地理知识。

第二步,青藏高原湖区从组成部分而言,这里湖泊星罗棋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湖泊类型。像青海湖,它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广阔,湖水湛蓝,周边生态丰富;纳木错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以其清澈的湖水和壮丽的湖景闻名。在全国范围内,无论是湖泊的数量还是总面积,青藏高原湖区都占据首位,在世界上,它也是高海拔地区湖泊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以其独特的湖泊景观和生态系统闻名于世。所以“青藏高原湖区是我国最大的湖区,湖泊众多”这一表述与实际地理情况相符。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青藏高原湖区地处我国西南部,范围涉及青海、西藏等多个省区。其地理位置独特,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主要特征方面,该湖区湖泊数量众多,据统计有上千个湖泊分布于此。这些湖泊海拔普遍较高,许多湖泊周边环绕着雪山冰川,景色壮美。而且湖水的来源多样,既有冰川融水的补给,也有大气降水的补充。从形成原因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板块运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使得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在这一过程中,地壳发生变形、断裂,形成了众多的盆地和洼地,为湖泊的形成提供了地形基础。同时,青藏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如气温低,蒸发相对较弱,降水和冰川融水能够在低洼处汇聚,从而形成众多湖泊。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