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20-11-09
分享
【热点背景】近日,江苏一位家长发布的短视频火了,他在视频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起因是这位家长认为老师总是让家长帮忙批改作业,自己承担了太多教师应付的责任,完了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你辛苦了。“说实在的,老师辛苦什么?教我教,改我改,是谁辛苦啊?”这番话迅速引发了广大家长的共鸣,“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的微博话题建立后,短时间内阅读量破亿,登上热搜榜。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表达自己的身心俱疲。这件事情不仅上了热搜,还上了央视的晚间新闻,央视新闻点评:家长批改作业,是老师的缺位。各路媒体也纷纷跟进,掀起了广泛的讨论。(来源:陕西法制网)
【热点模拟考场】近日,“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的微博话题登上热搜榜,众多网友在评论区反映老师通过家长群安排过多任务,导致自己身心疲惫。类似的新闻近年来时常见诸于报端,原本为了便于家校沟通的家长群总是风波不断。对此,你怎么看?
【热点分析】
家长QQ群、微信群等的流行和普及,已经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方式。从布置作业到家长给孩子请假、学校组织活动需要家长配合,再到家长就班级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供学校和老师改进工作等等,都可以在“家长群”里面来完成,随时随地、省时省力。这种学校和家长、老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全新的交流和沟通平台的出现,是一种与时俱进。
但是,各种班级群、家长群的盛行,也带来一些问题和弊端,遭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吐槽。比如不少家长反映,对于一些超过课程标准的知识,老师按规定不能在课堂上作要求,于是通过微信群布置,教的重任就落在了家长的肩上。再比如按照教育部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能布置书面作业,而各种家长群就成了变相违规的渠道。当家长群异化为“助教群”,无形之中就加重了家长们的心理负担。
微信家长群除了会变成“负担群”外,还有各种变异的可能。比如变成“攀比群”,有的家长晒出带孩子四处旅游和游学的照片;有的家长晒出参加校外培训班的高难度题目;有的家长则晒出孩子过生日时的奢华场景等。比如变成“马屁群”,有的家长对老师献上溢美之词,浮夸造作;有的家长动辄搬出某某老师的金句名言,阿谀谄媚;有的引发其他家长的连锁反应,形成刷屏之势。比如变成“广告群”,“请投几号一票”“请关注一下上面公众号”之类的消息时常活跃在一些家长群里,而当老师发布出这类广告消息时,家长不管是否情愿,都会照做。
为了防止以上问题不断在家长群中发酵,影响家长群发挥起积极作用,学校、老师和家长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需要努力构建良性的家校共育局面,学校正视、引导和化解家长的焦虑,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利用这种焦虑。其次,尽可能清晰地厘清学校与家庭的权责边界、角色分配,让家校双方各得其所、各尽其责,比如说休息时间不要发;作业、成绩排名等不要发;批评表扬、拉票评比不发;一般性通知,原则上不点赞、不回复,避免“拍马屁群”的出现。最后,在日常的交流方面家长也要做到身正为范,不在群里恶意攀比,互相吹捧,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学习环境。
家长群的良好生态、和谐氛围,关系到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老师和家长的沟通等等,所以确实需要“减负”,需要各方共同呵护。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