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19-09-20
分享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讨论由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一、自治机关及其考点
注意: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法院、检察院不是自治机关。
引申考点:我国有五个自治区:内蒙古、宁夏、新疆、广西、西藏(内宁新广西),最早成立的是1947年内蒙古。最晚成立的是1965年西藏。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1. 民族立法权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2. 变通执行权
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对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3. 财政经济自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根据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自治区制定的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报国务院备案;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4、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自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公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5. 组织公安部队权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国家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6.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任用优先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考点在于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的制定主体与程序以及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任用优先权。
【例】关于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后生效
B.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包括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
C.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D. 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只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
【答案】B
【解析】A项,宪法第19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选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5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选项表述正确,当选。C项,我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并非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选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宪法》第113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第114条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p#分页标题#e#
以上是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你提供的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讨论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