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黄委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四)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山东

黄委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四)

山东人事考试网 | 2014-12-29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摘要:山东人事考试网(http://sd.hautu.com/)为您带来:《黄委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四)》。山东华图将第一时间为您带来相关信息,敬请期待!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

  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2.系统

  系统,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整体性,是最基本特征/本质属性)

  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整体性观点要求:观察处理问题时着眼有机整体,在总览全局的前提下,认识处理好局部问题,从而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发展的含义和实质

  发展,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的范畴,

  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

  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

  根本区别: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如实地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明确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

  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原理、新方法、新体制、新科技。

 
#p#副标题#e#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

  质变、量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1.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在数量上、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2.二者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质变互相转化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发展状态按照: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由低到高,由简到繁,永不停息。

  4.方法论意义

  ①坚持适度原则。

  度,是质与量的统一;

  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及量的范围、幅度、限度;

  事物的度,有其关节点。关节点,指事物度的上限和下限,

  认识度,才能确切把握事物的质。

  ②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③重视量的积累。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量变)和阶段性(质变)的统一,

  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

  1.肯定、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否定两个方面;

  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质稳定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自我否定和质变的方面;

  辩证关系:对立统一。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2.辩证的否定观

  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实质是,“扬弃”。

  扬弃,是继承和发扬旧事物内部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是抛弃和否定旧事物内部消极的、丧失必然性的因素;

  是发展和抛弃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

  形而上学的立场和方式:否定一切、全盘抛弃。

  3.辩证的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一,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决定的。

  ①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代表着否定方面的新生事物是旧事物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②新生事物,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旧事物,则是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③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生长的,吸取了旧事物的优点,又克服了它的缺点,并增加了旧事物所容纳不了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④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故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二,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4.否定之否定

  事物运动的总体过程是: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的辩证过程。

  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是一个周期性过程;一个“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过程”;

  第三阶段的“否定之否定”和第一阶段的“肯定”有着现象上的相似,但不是第一阶段的重复,而是更高阶段发展的新形态。——为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方向、新道路。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中前进。

 

  5.事物发展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发展方向上,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发展道路上,事物的发展总是,迂回曲折的,曲折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反对两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循环论、直线轮。

  6.事物发展趋势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遇到的问题;

  ②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p#副标题#e#

  (三)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动力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

  n 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矛盾体中;

  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发展;

  n 斗争性: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分离。

  n 关系:①同一性,是相对的,其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②斗争性,是绝对的,其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

  ③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n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内在根据;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使事物的对立面相互依存,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存在和发展;

  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

  使对立面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斗争性的作用,贯穿于事物发展的量变、质变之中。

  ②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内部矛盾(内因),也离不开外部矛盾(外因);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因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n 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方法论意义:①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②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n 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n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内涵

  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地位: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活的灵魂,我们工作的基本方法;

  意义: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方法论: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并用;

  注意:坚持它,就必须反对“一刀切”“一哄而起”

  n 普遍性&特殊性的关系

  ①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其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②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再特殊的事物都包含着普遍性。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互相转化。

#p#副标题#e#

  3.矛盾的不平衡性

  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其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关系: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比较容易解决;

  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影响,次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互相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指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中,其对立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矛盾的次要方面,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次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二者可互相转化。

  4.矛盾的方法论意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间的辩证关系;

  重点论,就是看到两方面的同时,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及变化发展的内心动因;

  是贯彻于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三、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

  (一)现象和本质

  是揭示客观事物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1.区别与对立

  ①现象,有真象和假象。

  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从反面歪曲体现事物本质的现象;≠标志主观反映范畴的错觉。

  ②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③区别:

  现象本质

  个别的、片面的;同类现象的共性;

  多变的、易逝的;相对稳定的;

  表现于外,表面的,感官可直接感知的;深藏于内,深刻的,靠理性思维把握;

  丰富多样的。单纯的。

  2.辩证统一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

  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p#副标题#e#

  (二)必然和偶然

  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含义

  n 必然性,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方向。

  n 偶然性,客观事物联系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

  不确定趋势;

  产生于事物次要的、外部的原因,居从属地位,

  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事物的趋势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

  点和偏差。

  2.关系

  不同必然性偶然性

  产生原因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表现形式比较稳定,时空上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趋势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从属地位,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确定趋势带有一点特点和偏差

  联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支配,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原因和结果

  是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1.关系特点

  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并非所有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有因果关系;

  二者相互依存、作用、转化;

  2.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p#副标题#e#

  (四)可能与现实

  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1.关系

  n 现实性,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n 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n 可能性的复杂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依存。

  注意区分:可能—现实;

  可能—不可能;

  现实的可能—抽象的可能(非现实可能),看根据条件是否充分,前是后非;

  多种可能性(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2.方法论意义——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五)形式和内容

  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及其结构和表现方法的一对范畴。

  1.关系——对立统一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任何事物都是一定内容和一定形式的统一体;

  二者可相互转化。

  2.方法论意义

  内容决定形式,所以要注意内容——反对“形式主义”。

  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四、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

  区别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

  联系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

  发展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过程;

  辩证的否定观;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事物是静止不变的,

  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质的飞跃;

  否定一切,全盘否定;

  循环论,直线论;

  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泉源,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物的变化看做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

  一刀切、一哄而起;

  均衡论和一点论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