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黄委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三)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山东

黄委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三)

山东人事考试网 | 2014-12-29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摘要:山东人事考试网(http://sd.hautu.com/)为您带来:《黄委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三)》。山东华图将第一时间为您带来相关信息,敬请期待!



   第二节 唯物论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主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界限;

  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不可知论;

  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基础;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ü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存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

  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ü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ü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②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的形式、特点

  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

  基本形式:生产实践、调控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

  特点: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①主体与客体

  主体,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指人的实践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②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相互作用通过改造与被改造,即主体对象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


#p#副标题#e#

  二、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产生的四个决定性环节: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征—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

  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不论思想正确与否,都是对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的反映。

  恩格斯: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学作用,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

  2.表现: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

  ②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作性过程。

  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深入到本质和规律;

  复制当前对象,能够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能动的反映现实,能动的指导实践,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人的意识具目的性、计划性。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控制。

  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实践基础

  (一)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其次,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错误的意识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二)二者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决定了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同时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