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16-06-15
分享
“求求你们把我们的事向媒体报道”,与“偷鸡腿妈妈”刘燕的女儿同在一个病区的王玉琴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记者。这位来自安徽农村的母亲和刘燕一样,有两位患严重肾病的女儿。(6月13日澎湃新闻)
@山东商报马涤明:同样的苦难,相似的问题,有些时候若没有一些吸引眼球的“苦点”“困点”,就不容易被关注。所以 我们时常会看到“农民工露宿街头讨薪”,父母为患儿筹医疗费充当“人肉沙包”之类的“策划”,这都是出于某种无奈。至于说,公众更容易伸出援手,心理学上 也有合理解释,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就是说,“见”到与见不到的感受是大不一样的。我们“见”到了一位妈妈为患病女儿“偷鸡腿”,但没见到“没有偷 鸡腿”的另一些妈妈——她们其实也处在和“偷鸡腿妈妈”相似的困境与苦难之中,结果她们的结局会大不相同。
因媒体效应而获捐助者的病友也来求报道,求关注,这件事所提出的问题,同样应该受到关注。完善大病医保机制,当然是最有效的路径。王玉琴两个患白血病的女 儿中,大女儿已经开始享受大病医保,报销比例达到85%,但小女儿还不够条件。大病医保条件能否再放宽一些,很多人都会给出这样的建议。而提高医保待遇, 目前来看,更靠谱的办法是国家增加投入。但未来一定时间内,中低收入家庭出现这种情况,恐怕还是离不开社会捐助。公众捐助很难做到爱心“均等化”,但那些 拥有官方背景的公益组织,以及民政机构,有义务在这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除了合理支配公益资源,还应积极联合媒体、网络爱心人士以及相关社会组织,为类似 “偷鸡腿妈妈”和她们的病友一样的困难家庭提供各种方式的“关注”,让社会爱心关注到更多角落。“偷鸡腿妈妈”一家的幸运,与病友的“不幸运”,某种程度 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不能总靠“偷鸡腿”或其他方式的“策划”解决。“偷鸡腿”总归是不能提倡的;策划太多了,公众关注度会因边际递 减而疲劳,最终受伤的是“社会爱心”。而如何维系“偷鸡腿妈妈的幸运”这种社会正能量,官方机构与相关社会组织应该有更多的作为。
@青年时报:在超市偷了一只鸡腿和一本三字经,竟改变了她的命运。这样的故事虽不是刻意制造,但其特殊性,也就让其 他爱心求助难以比肩。毕竟,如今要求求助的个人和家庭太多了。正如新闻报道的,其同病房的人在网上募捐很少人关注。这是因为网友的爱心太少了吗?不是的, 是这样的悲剧太多了,正如当事病房的医生所言,“比她苦的累的多了去了,你们捐款真的捐不过来。”网友的爱心只能起辅助作用,真正能够为老百姓兜底的还只 能靠社保。
单单以肾病来说,首先,异地报销比例低,只能报销30%到40%,而众所周知,为了治疗效果,多数人都需要求助异地、好的医院,异地报销比例的不同,也就 让患病家庭负担沉重了不少。其次,就算是本地看病,医保可以报销80%的医药费,但每个人的病情不同,这就决定了要取得好的疗效,那么,必然要使用不同的 药物,然而,很多进口药、营养药不能报,这也减低了治疗的效果。我国虽然建立起了大病医保,但设置了一系列的门槛,比如,尿毒症患者按规定透析三个月后才 可以进入大病医保,报销比例为85%,费用负担会轻一些。但对于多数家庭来说,肾病虽然不够大病医保,但持续多年。如何救助这些家庭,尤其是孩子,恐怕也 难有好的答案。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类似“偷鸡腿妈妈”的悲情很少被常人所见,由于这一群体缺乏话语权,加上救助制度不够完善,正如当事医院的医生所言,“我希望不只帮她 一个人。希望政府能够有统一的基金放进来,我们再去申请评估,帮助更多肾病家庭”。但愿,大病医保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人性化,让那些不幸的家庭都能获得制度 的救济,让“求求报道我们”的事件不再发生。
@北京青年报堂吉伟德: “求求报道我们吧”的呼唤,又何尝不是一种基于现实的不满。要避免民间无序捐赠造成的伦理分裂,实现捐赠的专业化和组织化,才是最为重要的出路。一方面, 要把偷盗行为与获得救助分开处理,而不是相互联系。偷盗行为该付出的代价不可减少,而获得救助也要有“量的审查”,既要有个体的针对性,又要兼顾其他人的 利益。另一方面,爱心的表达和实现应适可而止,不应当泛滥成灾,否则对受助对象是种负担,对其他人也是种灾难。尤其是,当激发爱心的动力不再是基于事实本 身而是故事演绎,那么越是悲情往往就越虚假。
相关医务人员认为,爱心是好事,关键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儿童医保政策和有关爱心救助基金。基于对慈善机构的不信任,公众往往热衷于“自行其是”。 问题在于,若没有完善的把关和审查程序,并辅以纠错和干预机制,那么个体的爱心表达就往往会陷入无序,并人为制造价值的异化和伦理的分裂,善的表达却成为 恶的起源,最终带来社会阶层的割裂。如此风险之下,让爱心表达更有专业性,让捐赠行为更为合理化,不失为“偷鸡腿妈妈”收捐款所带来的社会思考。
@红网乔志峰:标新立异弄出点大动静、吸引媒体和公众的注意,以此引来帮助,已经成为某些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有人 甚至说,贫困者想要得到救助,必须有故事、有“亮点”,穷得“与众不同”、惨得无与伦比。否则,可能你的求助就如同投石入海,连个响儿都听不到。而实际 上,为老百姓解决问题乃是政府部门和社会福利组织的基本职责,他们原本应该主动做到的事情,为何却还要当事人想尽办法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呢?
不管是偷鸡腿的妈妈,还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的小伙儿,抑或是现在哭求关注的病人家属,都暴露出现行的医疗体制和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不足。从制度上“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充分的医疗和福利保障,而不必通过偶然事件出名,更不必绞尽脑汁通过策划和炒作自救,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华商报:其实,我们大部分公民都是善良的,他们忍耐着各种痛苦,他们默默地承受着家庭压力,帮助他们解决困苦,让 他们走出痛苦,正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也是我们各级政府部门的第一责任但当。我们渴望地方政府部门建立公民重大疾病第一责任制度,具体而言,就是地方卫生 医疗管理部门,地方民政部门,对于重大疾病患者实行兜底治疗制度,帮助公民摆脱因病致贫、倾家荡产的困境,不让公民成为“偷鸡腿妈妈”,避免公民产生“报 道报道我吧”这样的心态。让公民得了重大疾病医治不起的时候有人可找。
现实中,因为被报道而得到关注,得到救助的例子很多,这是舆论的温暖效益,这是社会的爱心硕果,但是,要想彻底解决根本问题,必须从制度保障上进行完善。 当然,制度的保障也会带来资金的困扰,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建立起值得信赖的“公民捐助制度”。为何一报道就会有那么多爱心捐助?这是因为爱心捐助直接捐助到 了个人,因此,我们也应该探索这样的机制,如何让公民的爱心直接到达被捐助者,让爱心产生直接效益。
华图解析:在超市偷东西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而这次事件,之所以被大家熟知,是因为“妈妈偷鸡腿和《三字经》”的背后的心酸故事,打动了无数人敏感的内心,而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恰恰是当今社会所存在的典型社会问题,那就是社会救助及社会保障的脆弱及制度的不完善甚至缺失。
姑且不论贫困托底等等,仅仅是刘金霞带着孩子看病这个事情,就能暴露出医保制度的不足——医保异地实时结算,说实话,国家在大病重病方面出台了相关救助方 案,可是,在具体到基层的落实方面有些地方还是阙如甚至走样。低保挪用、医保套取、扶贫资金截流等乱象丛生。说到底,真正到有需求的民众手里的很有限。
“偷鸡腿妈妈”的故事彰显出这个社会仍然闪烁的人性光辉,但仅仅只有老百姓的善良或良知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建立更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才更值得有人反思。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被报道而得到关注,得到救助的例子很多,这是舆论的温暖效益,这是社会的爱心硕果,但是,要想彻底解决根本问题,必须从制度保障上 进行完善。当然,制度的保障也会带来资金的困扰,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建立起值得信赖的“公民捐助制度”。为何一报道就会有那么多爱心捐助?这是因为爱心捐助 直接捐助到了个人,因此,我们也应该探索这样的机制,如何让公民的爱心直接到达被捐助者,让爱心产生直接效益。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