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备考技巧

2021年面试热点:普及急救知识

华图教育 | 2020-12-25 15:36:21

分享

一.背景

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的《追我吧》节目时,在奔跑过程中突然晕倒。由于节目录制现场配备的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都出现明显短缺,使得对高以翔的抢救过程混乱,甚至送医院不及时,最终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二.综合分析

急救有“黄金救援时间” 的说法。比如,发生心搏骤停,如果没有急救复苏,四至六分钟后就会造成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害。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我国此前并没有公共场所必须配备急救设备的强制规定,在很多城市,一些本可避免的悲剧因此而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让急救设备、设施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可以让施救者充分利用“黄金救援时间”,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实在是一件顺民意、得民心的好事。

但是,如何让急救设施真正发挥作用,也是需认真面对并及时解决的一大问题。对此,已经有民法和各地法规推出了相应条款,但还需加快普法步伐,提高法制落实力度。

三.相关问题

1.民众普遍缺乏相应的急救知识

据调查显示,市民对如何正确拨打救援电话的知晓率最高(84%-90%之间),而对心肺复苏和气道梗阻的知晓率最低(不到20%)。

2.缺少必要的急救设备

国内公共场所中配备急救设备的只有少数机场、地铁站以及部分体育馆等,急救设备和设施安装率较低。

3.急救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虽说非专业人员可以用,但人命关天,有关急救设备到底该怎么用?路人能否在危急时刻对陌生人伸出援手,会不会有其他顾虑?上述疑问显然有现实针对性,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

四.相关对策

1.在公共场合加大急救设施的配备力度并做好维护

要想让更多人挺身而出,应将公共场所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入法,引导相关主体提高认识,形成 较为完备的急救设备、设施配置体系,才能为急救赋能,为生命护航;由于公共场所人流量大,公民素质参差不齐,急救设施很容易遭到破坏。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设置标识并由经过培训的专人予以管理,定期维护,以确保急救设施想用就能用。

2.加强急救措施的宣传,组织专业人员向社会大众普及相关知识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提 出,要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知识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这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不能有半点放松。

3.加强民众急救能力培训。

国企招聘公众号

国企公众号:yangqiguoqizhaopin

微信备考群

长按二维码加入微信备考群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