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10-31
分享
关于国家重要湿地的考点梳理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生态功能。30多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湿地保护法》为核心、相关政策规划为支撑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湿地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成为国家行动。国家重要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科学研究和教育、传承文化以及支持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湿地的定义
湿地,顾名思义,潮湿的地方。实际上湿地包含了陆地上所有的水体,甚至还包含了低洼地方比较潮湿的区域,再加上海洋低潮的时候,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也就是说陆地上所有的水加上海洋的一部分,都叫湿地。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二、湿地的成因
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当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且地势较低平时,就会形成湿地。
2.高原地区:因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融水多,地表水丰富且冻土广布,水难以下渗,于是低洼处形成湿地。
3.高纬度地区:与高原地区类似,但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季节性冻土,阻挡地表水下渗,从而形成湿地。
三、湿地的功能
(一)淡水贮存库
我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被称为“淡水之源”和最大的“淡水贮存库”。湿地因其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又被称为“水资源调节器”,发挥着重要的调蓄洪水、抗旱防涝作用。
(二)地球之肾
湿地,是高效的“淡水净化器”。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对污染物具有过滤、沉积、吸附和分解等作用,可以有效地净化水体,减少环境污染。
(三)生物基因库
湿地拥有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的摇篮”。大量生物资源的产出,不仅有效维护了生态平衡,而且可以为人类提供水稻、水产品、湿地植物等各种农副产品。
(四)碳库
湿地还是上十分重要的碳库,不同类型湿地中储藏的碳是大气重要的碳汇,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
湿地中植物种类丰富,植被茂密,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同时,随着植物根、茎、叶和果实的枯萎凋落,植物残体在湿地土壤不断累积,缓慢分解,这样大量的碳就被“锁”在湿地中。
据研究,泥炭湿地是陆地各类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碳堆积量最大、碳积累速率最快的生态系统。全球泥炭湿地面积仅占陆域面积的2.66%,但碳储量为全球土壤碳库量的16%~17%,相当于大气中所有碳的1/3。
四、中国湿地
中国湿地特点是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按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类型的划分,31类天然湿地和9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中国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而且还表现为一个地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点,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组合类型。
中国东部地区河流湿地多,东北部地区沼泽湿地多,而西部干旱地区湿地明显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湖泊湿地多,青藏高原和西北部干旱地区又多为咸水湖和盐气模湖;海南岛到福建北部的沿海地区分布着独特的红树林和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人工湿地。青藏高原具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面积高原沼泽和湖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五、中国湿地城市
2018年10月,黑龙江哈尔滨、海南海口、宁夏银川、湖南常德、江苏常熟、山东东营市被评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并授牌。
2022年6月,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其中中国7个,分别是安徽合肥、山东济宁、重庆、江西南昌、辽宁盘锦、湖北武汉、江苏盐城。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国际湿地城市43个,其中中国13个,位居第一。
2025年7月,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上海崇明、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苏州、浙江温州、湖南岳阳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并且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授予全球“湿地中心星级奖(单项奖)”。
【模拟演练】
1.(单选题)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关于湿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维持自然生态健康平衡的作用
B.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肺”
C.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
D.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海洋被称为“地球之心”。湿地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使其有“地球之肾”的美名,而不是“地球之肺”。B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和杂质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沼泽湿地能够分解、净化环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A项正确。
C项: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C项正确。
D项: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D项正确。
2.(单选题)2025年7月,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颁证仪式在《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举办,中国有9个城市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以下属于这9个城市之一的是:
A.山东济宁
B.安徽合肥
C.湖北武汉
D.江西九江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河流湖泊知识。
第二步,2025年7月,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上海崇明、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苏州、浙江温州、湖南岳阳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