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考点梳理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西藏备考技巧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考点梳理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08-29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2025年8月2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西藏拉萨隆重举行,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于布达拉宫广场,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这片雪域高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性跨越。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不仅仅是一个热点话题,更是重要的考点。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学习吧!

一、西藏概况

1.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地处西南边疆,内与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相邻,外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国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西藏自治区总面积120.2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仅次于新疆,列第二位。现辖6个市(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昌都、那曲)、1个地区(阿里),有74个县(市、区),首府拉萨。

2.历史沿革

(1)西藏历史

①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公元前,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先民就与生活在中原的汉族有着联系。

②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定都逻娑(今拉萨),在位期间两次派遣大臣赴唐廷求婚,于公元641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引进中原先进技术和佛教文化。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远嫁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又带去各种工匠和汉文典籍。在唐蕃长达二百一十三年的交往中,双方官员往来一百九十一次,会盟八次。立在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③1247年,萨迦派高僧班智达·贡嘎坚赞同蒙古汗国皇子阔端在凉州(今甘肃武威)议定了西藏诸部归顺蒙古汗国和接受所规定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萨迦地方政权建立。

④1271年,蒙古汗政权定国号为元,并于1279年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西藏成为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方军政事务。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下辖十三个万户,官员由中央委任,并在全区清查户口,厘定赋税,设置驿站、兵站,派驻军队。

⑤明朝中央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沿袭了元朝的办法。设置了西安行都指挥使司于河州(今甘肃临夏),下辖乌斯藏、朵甘和河州三卫,管理整个藏区,后来乌斯藏升为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管理西藏。

⑥清朝对西藏的治理更加严密,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行政。

⑦中华民国时期,中央政府设蒙藏事务局(1914年改称蒙藏院),主管西藏地方事务。

⑧1940年,国民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作为中央政府在西藏的常设机构。

(2)西藏和平解放

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

②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3)西藏成立自治区

①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达赖喇嘛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②平息武装叛乱: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多数噶伦和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旨在分裂祖国、维护封建农奴制的武装叛乱。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驻西藏的人民解放军坚决平息了叛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于同年3月28日发布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

③民主改革:在平息武装叛乱的同时,中央人民政府顺应西藏人民的意愿,在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不再被作为农奴主的个人财产,从此获得了人身自由,成为新社会的主人。

④自治区成立: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宣告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西藏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3.自然概况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形成4个不同的地形区域: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高山峡谷、喜马拉雅山地。气候复杂多样: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温较低,温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一般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为干季,5月至9月为雨季,冬春干燥,多大风;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含量较少。

西藏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动植物资源品种繁多,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5种,活立木蓄积量居全国第一;矿产资源有很大潜力,铬、铜、云母、刚玉等矿藏居全国前列;水能资源、太阳能资源、风力资源都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4.民俗文化

(1)传统民居

西藏自治区的传统民居多姿多彩,不仅有可随处迁居的帐篷,也有固定的土木结构的房屋,还有以石为材的碉房,以竹或木为材的竹楼或木楼,甚至还有窑洞。

(2)饮食文化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自治区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3)传统节日

①藏历新年

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15天。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因为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②萨噶达瓦节

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圆寂和成化的日子,又是文成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届时,全国各地的藏族群众都要进行转经朝佛活动。萨噶达瓦节早期宗教色彩很浓,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群众性的游园活动和预祝农牧业丰收的盛大节日。

③赛马会

每年藏历六月举行的赛马会,是藏北草原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又称“草原盛会”。其中,以那曲赛马会规模最大。赛马会期间,除赛马、射箭、各种马术表演等传统项目外,还有抱石、拔河、摔跤等项目,并组织文艺演出、放映电影,还有各地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前来演唱,听者如潮,盛况空前。

④雪顿节

藏历七月一日,是雪顿节,意为“吃酸奶的节日”,由于雪顿节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为“藏戏节”。

⑤望果节

“望果节”在藏历八月,是庆丰收的节日,并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是在农作物成熟之际进行。“望果”是藏语,意为巡游田地,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带。

(4)传统服饰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宽体长身、大襟广袖,质地可分为锦缎、皮毛、氆氇、呢料、布料等。藏袍一般很长,穿时须从腰际提起,用带束于腰间。已婚妇女多在腰间系一条彩色腰裙,称为“邦典”。藏袍的大袖子平时绾起来,聚会娱乐时,则放下长袖,翩翩起舞。藏族男女都喜欢戴呢帽或皮帽,皮帽上绣以金银线,因此又称金花帽。

(5)文化遗产

①藏戏

藏戏,在西藏称为“阿吉拉姆”,在青海称为“南木特”。作为藏族民众世代传承的古老剧种,该项目集神话、传说、民歌、舞蹈、说唱、杂技等多种民间文学艺术与宗教仪式乐舞为一体。每逢雪顿节、望果节、达玛节、藏历新年和特定的宗教节日,都要举行大型藏戏汇演。常演剧目有“八大传统藏戏”之称,演出一般分为“顿”(开场祭神歌舞)、“雄”(正戏传奇)和“扎西”(祝福迎祥)三个部分。其表演手段高度程式化,有唱、舞、韵、白、表、技“六技”。2006年,藏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藏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②格萨(斯)尔

格萨(斯)尔主要描写了雄狮国王格萨尔以大无畏的精神率领岭国军队南征北战,降伏妖魔,抑强扶弱,救护生灵,使百姓过上安宁日子,晚年重返天国的故事。史诗熔铸了神话、传统民歌、格言俚语,具有雄浑壮丽、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2006年5月20日,格萨(斯)尔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③唐卡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

二、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来取得的成就

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65年的3.2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65亿元,增长154倍、年均增长8.9%,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2万公里,“复兴号”巨龙穿越崇山峻岭,183条航线快捷联通世界,“电力天路”点亮万家灯火,5G信号送上珠峰之巅。

各族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965年的456元、108元增长至2024年的55444元、21578元,年均分别增长8.5%、9.4%,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率先实行15年免费教育,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618所、在校生总数达97万人,医疗卫生机构从1965年的193个增长至2024年的7231个,人均预期寿命比自治区成立初期增长1倍多。

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不断提高,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整体保持优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以上。西藏民族团结日益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格萨尔史诗、藏戏、藏医药、唐卡艺术等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三、西藏自治区未来的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西藏现代化建设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第一,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坚定不移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

第三,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

第四,坚定不移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五,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

【小试牛刀】

1.(单选题)西藏自治区是一个拥有独特文化和壮丽自然景观的地方。以下关于西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藏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的全部所在地

B.布达拉宫是西藏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C.青稞酒是西藏人民喜爱的传统饮品

D.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51年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

第二步,A项: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但它并非全部位于西藏,还涉及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以及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部分地区。A项错误。

B项:西藏的世界文化遗产除了布达拉宫,还有大昭寺、罗布林卡等。B项错误。

C项:青稞酒是用青稞酿成的一种度数较低的酒,是西藏人民喜爱的传统饮品。C项正确。

D项: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9月1日,195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D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2.(多选题)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西藏发展成就和地域特色的有:

A.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交通、能源等条件不断改善

B.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藏戏等文化艺术形式得以弘扬

C.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D.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得到满足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A项:近年来,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斐然。例如,川藏铁路等交通项目的推进,改善了西藏的交通条件;能源方面,水电、太阳能等能源开发利用不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A项正确。

B项:国家高度重视西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藏戏作为藏族文化的瑰宝,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了传承和弘扬,如举办藏戏演出活动、培养藏戏传承人等。B项正确。

C项: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得西藏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像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草原生态保护等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效。C项正确。

D项:在西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政府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得到满足,寺庙的修缮、宗教人才的培养等工作有序开展。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D选项。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