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8.27)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黑龙江备考技巧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8.27)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08-27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1.(单选题)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天体运行,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而将其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形成二十四节气并用于农业生产。这表明:

A.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

B.认识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C.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发展的

D.理论对实践指导无对与错之分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某超市一瓶鲜牛奶的标价为19.9元

B.雇主每月发育儿嫂8600元工资

C.小明使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部新手机

D.陈阿姨在水果店花费124元买了一个榴莲

3.(单选题)“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级共同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及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下列哪项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

A.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B.打倒汉奸汪精卫

C.万众一心,誓灭倭寇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4.(单选题)乐此不疲指对某件事情产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得疲倦、劳累。这一成语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A.曹雪芹

B.司马光

C.刘秀

D.诸葛亮

5.(单选题)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以它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励志奋发的激励。下列诗句与梅花有关的是:

①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②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③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④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A.仅①②

B.仅①③④

C.仅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多选题)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主要涉及到地理现象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模式,这些规律对于理解地球科学、气象学、地理学等领域的现象至关重要。下列选项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火山

B.台风

C.地震

D.泥石流

7.(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属于国务院行使的职权的有:

A.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C.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D.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8.(多选题)一年前,何某向董某借款22万元,给董某出具了借款手续。现何某突然意外去世,董某就找到何某唯一的儿子成年人何某某协商还款事宜。但何某留下的遗产只有一处房产,总价值为18万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何某某想要放弃继承何某的遗产,应以口头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

B.如果何某某想要放弃继承何某的遗产,应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

C.如果何某某放弃继承何某的遗产,那么何某某对此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D.如果何某某放弃继承何某的遗产,何某某对此债务仍旧需要负清偿责任

9.(判断题)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为犯罪预备。( )

A.正确

B.错误

时政每日一练·参考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

第二步,A项: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这一观点表明,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境下的统一。在本题中,题干重点在于古人如何从实践(观察天体运行)中获得认识(二十四节气)并将其用于实践(农业生产),并没有着重体现这种统一的具体性。例如,没有提及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地域下这种认识与实践统一的具体差异等情况。所以A项错误。

B项:认识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从题干来看,古人通过对天体运行的观察这一实践活动,总结出二十四节气这一认识成果,然后将其运用到农业生产这一实践当中,这一过程清晰地展示了认识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的关系。就像农民依据二十四节气来安排播种、收割等农事活动,这就是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所以B项正确。

C项: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发展强调的是认识随着实践的推进而逐步演变的动态过程。然而,题干只是阐述了古人从实践中得到二十四节气的认识并用于实践,没有体现出这种认识在后续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发展的情况。例如,没有提到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有何改变等。所以C项错误。

D项: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有对错之分的。正确的理论能够符合客观规律,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理论则违背客观规律,会导致实践的失败。在本题中,二十四节气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对农业生产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这与理论对实践指导无对错之分的观点相悖。所以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哲学认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接触和了解事物,从而形成认识。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引导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高实践的效率和成功率;错误的认识则会误导实践,导致失败。在本题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应用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辩证关系,它体现了古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然后又运用这些认识来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实践的过程。

2.【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货币知识。

第二步,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媒介的职能,即必须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场交易行为。“陈阿姨在水果店花费124元买了一个榴莲”,这是典型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行为,陈阿姨用货币(124元)购买榴莲,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场交易,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某超市一瓶鲜牛奶的标价为19.9元”,这里的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并不是实际的交换行为。A项排除。

B项:“雇主每月发育儿嫂8600元工资”,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因为工资是一种事后支付的劳动报酬,不是在购买商品时的现场交易。B项排除。

C项:“小明使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部新手机”,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分期付款是一种在商品交易后逐步支付货款的方式,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流通手段。C项排除。

3.【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1938年12月,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集团,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效忠日本帝国主义的伪国民政府,汪精卫的投敌卖国行为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随后,“打倒汉奸汪精卫”口号响彻中华大地。B项错误。

C项: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爱国志士提出口号“万众一心,誓灭倭寇”。C项错误。

D项:一二·九运动发生在1935年12月9日,当时北平(北京)的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推动了全国抗日救国的新高潮。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古代文化知识。

第二步,“乐此不疲”这一成语涉及的历史人物是刘秀。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史书记载,刘秀爱好经术,他在处理朝政之余还经常和大臣们讲论经书的义理,并且常常到半夜才休息。皇太子见刘秀如此勤奋,就劝他注意身体,刘秀回答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意思是自己乐于做这些事情,并不感觉疲惫。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朝小说家、诗人、画家,代表作《红楼梦》。A项错误。

B项: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历仕四朝,颇有政绩。B项错误。

D项: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大大提升了连弩的各种属性,最终制成诸葛连弩。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D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①“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出自齐己的《早梅》。意思是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这是描写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的情景,体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②“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出自郑思肖的《寒菊/画菊》。这句诗写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独自挺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意趣无穷。此句与梅花无关。

③“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其一》。意思是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这是在赞美梅花在其他花朵凋零时独自开放的高洁品质。

④“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出自王十朋的《红梅》。意思是桃李不要嫉妒红梅,红梅和桃李的风姿本来就不同。这是在写红梅的风姿与桃李不同,与梅花有关。

综上,①③④都与梅花有关,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6.【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知识。

第二步,A项:火山是一种地质灾害。火山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巨大压力下,通过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喷发时会有岩浆、火山灰、有毒气体等喷出,岩浆会破坏周围的一切物体,火山灰会影响气候、空气质量,还会掩埋附近的区域,对生态环境、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A项属于地质灾害。

B项:台风属于气象灾害。台风形成于热带洋面,那里水温高,水汽蒸发旺盛,大气受热上升,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等因素作用下形成强烈的气旋性涡旋。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主要影响海洋和沿海地区的气象状况,与地质构造等地质因素无关,不属于地质灾害。B项排除。

C项:地震是典型的地质灾害。它主要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或者拉伸,使得地壳岩石层发生断裂、错动,从而快速释放能量产生震动。地震带往往与板块边界相吻合,像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震发生时会造成建筑物倒塌、地面开裂、山体滑坡等严重破坏。C项属于地质灾害。

D项:泥石流是地质灾害。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那里地形起伏大,沟谷纵横。当暴雨或冰雪融化时,山区松散的土壤、石块等在水流的带动下形成高速流动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能冲毁道路、桥梁、房屋等,对山区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D项属于地质灾害。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CD选项。

7.【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知识。

第二步,A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A项正确。

B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三)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而国务院无此项职权,B项错误。

C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C项正确。

D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十六)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CD选项。

8.【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编知识。

第二步,A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因此,放弃继承应以书面形式作出,而不是口头形式。A项错误。

B项:依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B项正确。

C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何某某放弃继承何某的遗产,那么何某某对此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C项正确。

D项:按照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并非仍旧需要负清偿责任。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BC选项。

9.【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对于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的“可以”意味着法官在量刑时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在具体案件中,法官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犯罪人的身体状况、犯罪后的表现等诸多因素来决定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而对于已满75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应当”表明这是一种硬性的法律规定,只要符合已满75周岁且是过失犯罪这两个条件,法官就必须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因为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主观恶性上有较大差异,并且考虑到老年人在认知、反应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衰退因素,法律作出了这样相对宽缓的规定。

10.【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根据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因此,本题错误。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