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08-01
分享
一、单选题
1.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优觉悟性和最优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对毛泽东的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革命胜利的关键在于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凝聚各方力量
B.中国无产阶级自身力量薄弱,无法独立承担领导革命的重任
C.联合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
D.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材料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的情况下,仅靠无产阶级单打独斗,是不能取得胜利的,因此要建立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才能夺取革命的胜利。但并未否定其领导地位,而是强调需联合其他阶级。B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材料出“单凭自身力量不够”,需建立统一战线,与毛泽东思想一致。A项正确。
C选:联合农民、小资产阶级等是统一战线的具体内容,符合题干逻辑。C项正确。
D选: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提出“三大法宝”理论,统一战线是其中核心内容之一。D项正确。
2. 税收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直接服务于国防、基建等公共支出,下列关于我国税收税种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税收体系中最重要的税种是个人所得税
B.税收是政府运转的经济基础,也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C.我国对财产的征税主要有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等
D.征税对象、税率、期限等要素通过法律预先明确规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我国税收体系中最重要的税种是增值税,2024年国内增值税收入达6.67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37.8%,连续多年位居各税种之首。2023年增值税总收入(含进口环节)达7.06万亿元,占比高达39%。增值税收入的75%归中央财政,是中央税收的核心来源,对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A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税收是政府运转的经济基础,也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它在本质上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体现了一定社会制度下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B项正确。
C项:我国对财产的征税主要有:房产税、契税、车船税等。房产税,对经营性房产的产权所有人征收,个人住房目前暂免征收(试点城市除外)。契税,在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转移时向承受方征收,属于财产交易税。车船税,对境内车辆、船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按年征收。C项正确。
D项:税收具有固定性,体现在征税对象、税率、期限等要素通过法律预先明确规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例如增值税税率调整需通过全国人大修法完成。固定性既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稳定,也使纳税人能准确预测税负成本。但固定性并非绝对,税法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法修订。D项正确。
3. 下列历史事件与发生朝代对应错误的是:
A.澶渊之盟——北宋
B.淝水之战——东晋
C.白登之围——唐朝
D.鄱阳湖之战——明朝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白登之围是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故白登之围应对应西汉,而非唐朝。C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A项正确。
B项: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的前秦军。B项正确。
D项: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水域和南昌周边地区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胜而告终,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朱元璋统一江南奠定了重要基础。D项正确。
4. 下列科技成就与其意义或针对领域,对应不正确的是:
A.“极地”号——破冰调查船
B.“爱达·花城号”——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
C.“四川舰”——我国首艘076型两栖攻击舰
D.“探索三号”——通信卫星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2024年12月26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正式交付启航。这是我国首艘具有覆盖全球深远海探测并具备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综合科考船,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使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从全海深拓展到全海域。2024年12月29日,“探索三号”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2024年6月24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极地”号在广州交付。该船冬季可航行于我国黄海和渤海海域进行冰区海洋环境监测调查,并兼顾冰区救助,同时具备夏季在极地海域的科学考察能力。A项正确。
B项:2025年4月28日,我国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顺利完成坞内起浮,标志着该邮轮项目整体进度已完成超70%,全面转入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阶段。按计划,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将在2026年5月出海试航,2026年年底交付。B项正确。
C项:2024年12月29日上午,由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首艘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正式出坞。四川舰舷号“51”,12月27日在上海下水。作为海军新一代两栖攻击舰,四川舰是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发展、提升远海作战能力的关键装备,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该型舰艇设置双舰岛式上层建筑和全纵通飞行甲板,创新应用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栖装备等。C项正确。
5. 下面体现了唯物论与唯心论两种观点的是:
A.防微杜渐—意在笔先
B.天行有常—心外无物
C.削足适履—量体裁衣
D.画龙点睛—实事求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天行有常”意思是天的运行有其常道,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了遵循规律客观性的唯物主义观点。“心外无物”是以人的主观精神为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是由主观精神产生的。体现了精神是世界本源的唯心主义观点。B项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唯物主义观点。“意在笔先”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强调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物主义观点。A项排除。
C项:“削足适履”指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违背了唯物主义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量体裁衣”指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观点。C项排除。
D项:“画龙点睛”原先是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体现了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体现了唯物主义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观点。D项排除。
二、多选题
6. 下列关于各种天气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有:
A.龙卷风是一个猛烈旋转的圆形空气柱
B.霜的消失方式只有一种,即融化成水
C.刚下的新雪密度高,孔隙小,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保温作用就显得特别强
D.农谚“不怕云里黑鸟乌,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红黄云下长白虫”与冰雹有关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气候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龙卷风是一种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强烈不稳定天气条件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产生的剧烈旋转的小尺度空气涡旋系统。它就像一个猛烈旋转的圆柱状空气柱,从积雨云底部延伸至地面,犹如一个“象鼻子”形状的旋转气柱,中心气压极低,能产生巨大的吸力,将地面的物体吸起并卷到空中,所以A项正确,排除。
B项: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当温度升高时,霜的消失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融化:霜是固态的冰晶,当环境温度升高到0℃以上,且有足够的热量供应时,霜会吸收热量,从固态变为液态,也就是融化成水。第二种是升华:在温度较低但空气比较干燥的情况下,霜会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这个过程称为升华。所以B项错误,当选。
C项:新雪的密度比较小,因为雪花是非常疏松的冰晶组合体。新雪内部有很多孔隙,这些孔隙中贮藏着大量的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当雪中有大量空气时,就像给大地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能够阻止热量的传递,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而C项中描述为刚下的新雪密度高,孔隙小,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这是错误的。实际上是刚下的新雪密度低,孔隙大,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多,保温作用才显得特别强。所以C项错误,当选。
D项:谚语“不怕云里黑乌乌,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红黄云下长白虫”是劳动人民长期观察天气现象总结出来的与冰雹有关的经验。“云里黑乌乌”通常是一般的积雨云,可能会带来降雨等天气,但不一定会有冰雹。“云里黑夹红”这种云的颜色组合说明云层中的水汽和能量分布比较复杂,有产生冰雹的可能。“红黄云下长白虫”,这里的“白虫”形象地比喻冰雹,说明这种云的特征很可能会导致下冰雹,所以D项正确,排除。
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BC选项。
7. 驾驶员与赵某因车速问题争吵后气愤不已,右手脱离变速杆殴打赵某,在赵某向后躲避时竟将车辆挂至空挡,在车辆仍在行驶的状态下,撑起身体继续殴打赵某,导致公交车撞到前车,车内部分乘客受轻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赵某与驾驶员均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B.赵某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驾驶员构成寻衅滋事罪
C.赵某不构成犯罪,驾驶员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赵某与驾驶员均构成寻衅滋事罪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BC项:根据2024年版《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2024年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驾驶员右手脱离变速杆殴打赵某,并在气愤之下将车辆挂至空挡,继续殴打赵某,导致公交车撞到前车,车内部分乘客受轻伤。其行为构成妨害安全驾驶罪,而非“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ABC项说法错误。
D项:根据2024年版《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题目中驾驶员殴打赵某是由于和赵某因车速问题争吵引起的,并不是随意殴打,也不符合寻衅滋事罪的其他情形。所以赵某与驾驶员都不构成寻衅滋事罪。D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BCD选项。
8.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有: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
B.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知识。
第二步,A项: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这一事件开启了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于上海创办该杂志,它犹如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吹响了反对封建主义思想的集结号。杂志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对旧礼教、旧道德等封建思想进行猛烈抨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思想阵地,所以A项正确。
B项: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于1842年。当时中国面临鸦片战争后的危机,魏源希望通过介绍西方的情况来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这一时期与新文化运动的20世纪初相隔甚远,新文化运动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针对封建思想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与魏源所处时代面临的问题和思想内涵完全不同,所以B项错误。
C项: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文学领域需要变革,胡适的这一著作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创作,这一理念是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关键内容,极大地推动了白话文的发展和新文学的兴起,所以C项正确。
D项:1918年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化运动在文学创作方面的重大成果,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通过“狂人”这一形象深刻批判封建礼教,是中国现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在文学上的创新与突破,所以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新文化运动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西方思想文化不断冲击。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从思想、道德、文学等多方面对封建主义进行批判。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专制思想,传播民主自由观念;在道德上,批判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在文学上,推动白话文运动,革新文学形式和内容。这一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判断题
9. 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格式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第二项,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因此,本题正确。
10. 承租人甲租赁了乙的房屋,租赁期限内乙将房屋出售给丙并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因未到租赁期限,甲有权继续居住该房屋直到租赁期限届满。()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条,租赁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由此可知,甲应当继续履行租赁合同,有权继续居住该房屋直到租赁期限届满。
因此,本题正确。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