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07-31
分享
一、单选题
1. 党的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下列属于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举措的有:
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②完善就业优先政策
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④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⑤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党的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举措:完善收入分配制度(①正确);构完善就业优先政策(②正确);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③正确);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⑤正确)。故①②③⑤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④项: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不属于“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举措,而是属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举措。④项错误。
2.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中共十五大明确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B.1978—1982年为邓小平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的阶段
C.邓小平理论的首要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1997 年 9 月,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A项正确。
B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2年为基本理论命题提出的阶段;1982—1987年为理论形成基本轮廓的时期;1987—1992年为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的时期;1992—1997年为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B项正确。
D项: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D项正确。
3. 下列关于物理常识的表述,有误的是:
A.冬天向玻璃杯中倒开水时,杯子易炸裂是因为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热胀冷缩不均
B.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音叉的振动产生了声波
C.光线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折射,形成不同颜色的光谱,这是光的色散
D.家庭电路中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会导致总电阻增大,可能引发跳闸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为并联连接。根据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而非增大)。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会导致总电流过大,超过电路承载能力,从而触发保险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跳闸。D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冬天向玻璃杯中倒开水时,杯子易炸裂是因为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热胀冷缩不均。这一做法基于物体热膨胀的基本物理原理,即物体在受热时会膨胀,而在冷却时会收缩。A项正确。
B项:当音叉被敲击时,它开始振动,这种振动会导致音叉周围的空气分子产生疏密变化,形成声波向四周传播。这种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原因。B项正确。
C项: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时,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色散现象的实质是光的折射。C项正确。
4. 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不懈追求的目标,然而,从洋务运动的( )到戊戌变法的( )再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方案。无数先驱者的艰辛探索均未能成功,引领中国走向真正富强的历史使命最终由中国共产党担当。
以上空格依次填入:
A.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变革图强
B.民主共和 救亡图存 中体西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改良图强 振兴实业
D.变革图强 民主共和 实业救国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知识。
第二步,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进行的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明确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因此,洋务运动对应“师夷长技以制夷”。
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因此,戊戌变法对应“改良图强”。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内纷纷成立了很多实业集团,使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南京临时政府公报《宣言》颁布的《临时约法》明确以建设现代化新国家为目标,提出了振兴实业、创办新式教育、发展经济。因此,辛亥革命对应“振兴实业”。
因此,选择C选项。
5. 下列关于基尼系数说法正确的是:
A.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国际通用指标
B.是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核心指标
C.是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D.是反映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指标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经济知识。
第二步,基尼系数表示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反映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指标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而基尼系数与物价水平变动无关,其核心功能是分析收入分配结构。B项错误。
C项:CPI也称为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C项错误。
D项: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D项错误。
二、多选题
6. 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下列关于牙齿健康的相关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漱口水能杀菌除异味,可以代替刷牙
B.做了牙齿矫正的人,老了容易掉牙
C.牙刷选质量好的,可以用很久不用换
D.磨牙承担食物精加工的重任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生活常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漱口水种类繁多,有抗菌作用的漱口水是其中一类,以精油、氯己定等为主要成分。虽然这类漱口水能杀菌除异味,却不能替代刷牙,理由如下:一是龋病、牙周炎发生的关键都是牙菌斑。刷牙可以通过机械摩擦去除牙菌斑,而漱口水只能清除刚附着上的食物残渣,无法去除牙菌斑。二是刷牙作为机械方法,不会使细菌发生质变,可以长期采用。药物型漱口水则可能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并导致菌群失调,不宜长期使用。三是某些药物型漱口水还会刺激口腔黏膜,使黏膜产生烧灼感,甚至导致味觉异常,也可能使牙、修复体或舌背染色。A项错误。
B项:做牙齿矫正不会导致老年易掉牙。牙齿松动脱落的前提一般有两个:一是急性损伤导致的牙脱位,二是慢性病理性的牙槽骨和(或)牙根吸收。科学、规范的牙齿矫正,既不会造成急性损伤导致的牙脱位也不会引发慢性病理性的牙槽骨和(或)牙根吸收。B项错误。
C项:刷牙的目的是有效去除牙齿表面的沉积物(牙菌斑和软垢),这就要求牙刷联合牙膏使用时能够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在发挥清洁作用的过程中,刷毛本身自然也会受到磨损,其清洁效率随之下降。刷毛磨损越严重,其清洁效率越低。无论质量如何,牙刷的外层毛束超出其底部向外散开时,就需要更换牙刷。C项错误。
因此,选择ABC选项。
【拓展】D项:正常成年人有28至32颗牙齿,人类的牙齿是异形牙,因为形态与功能相适应,所以不同牙齿责任不同,彼此无法相互替代。磨牙承担食物精加工的重任,一旦缺失对咀嚼功能影响很大。D项正确。
7. 计算机病毒,通常能够破坏计算机的功能和数据。计算机病毒特点有:
A.传染性
B.潜伏性
C.隐蔽性
D.触发性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知识。
第二步,A项:传染性:计算机病毒能够自我复制,并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文件共享、可移动存储设备等)传播到其他计算机系统中。这是计算机病毒最基本的特征之一。A项正确。
B项: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在被激活之前,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潜伏很长时间,不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这使得病毒能够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进行传播和破坏。B项正确。
C项:隐蔽性:计算机病毒通常会采取各种手段来隐藏自己,避免被用户或安全软件检测和清除。例如,病毒可能会使用加密技术、伪装成合法文件或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来隐藏自己。C项正确。
D项:触发性:是指当病毒的触发条件被满足时,病毒会按照预设的机制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这些触发条件多种多样,包括特定的日期、时间、系统操作或用户行为等。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BCD选项。
【拓展】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或代码片段。它被设计用来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干扰或窃取用户的数据,或者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传播,对计算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
8. 曹大爷生前是独居老人,由于年事已高,还时有病痛,想到居委会平时给予自己不少照顾,对自己情况又了解,他认为由居委会为自己养老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居委会的支持。于是双方在曹大爷的弟弟妹妹的见证下,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由居委会负责曹大爷的生活、养老至寿终,曹大爷的动产及不动产在其寿终后由居委会处置。在被居委会照料16年后,曹大爷寿终正寝,此时曹大爷的子女找到居委会要求继承老人的现金和房产。据此案情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审判该案件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
B.曹大爷自愿与居委会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有效
C.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有义务为居民服务,不能接受遗产
D.曹大爷的子女虽没有尽孝但属法定继承人,应该分得部分遗产
【答案】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BC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居委会在协议签订后的16年里对独居的曹大爷进行了照料直至其寿终正寝,说明居委会已经对曹大爷尽到了生养死葬的义务。因此,曹大爷自愿与居委会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有效,居委会可以接受遗产。B项正确,C项错误。
D项:由于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优于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因此居委会有权按照协议约定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由此可见,在遗产继承的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本案中,老人与居委会签订的协议从内容上看符合遗赠扶养的立法本意,其子女未对其真实性提出异议,又有老人及其弟、妹签字确认,可以认定本质上是一份真实、合法、有效的遗赠扶养协议,因此在适用顺序上优先于子女的法定继承。即曹⼤爷的⼦⼥不能分得曹大爷的遗产。D项错误。
因此,选择CD选项。
【拓展】A项: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九条,本编调整因继承产生的民事关系。题目中主要涉及的是曹大爷遗产分配问题,属于调整因继承产生的民事关系,所以审判该案件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A项正确。
三、判断题
9. 版头的红色分隔线位于发文字号之上,短于版心。()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的版头知识。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2.7,版头中的分隔线。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居中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分隔线。
因此,本题错误。
10. 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流经埃及、苏丹等国家。(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尼罗河流域是指尼罗河流经的区域,包括其源头、主要支流、流经的国家以及最终注入的地中海。尼罗河发源于赤道以南、非洲东部的布隆迪高地,流经坦桑尼亚、卢旺达、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等国家,最终注入地中海。
因此,本题正确。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