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07-29
分享
行政事业单位是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或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根据其职能和性质,主要分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两大类。以下是具体分类及说明:
一、行政单位
定义: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单位,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
典型代表:
政府机关
中央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如国务院、省/市/县政府)
政府组成部门(如财政局、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
直属机构(如市场监管局、统计局、审计局等)
派出机构(如街道办事处、区公所等)
司法机关
法院、检察院(虽属司法体系,但经费由财政保障,属于行政单位范畴)。
其他行使行政职能的单位
税务机关(如国家税务总局及各级税务局)
海关(如海关总署及各地海关)
气象局、地震局等垂直管理机构。
特点:
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政策。
人员编制为公务员或行政编制,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
二、事业单位
定义:以提供社会公益服务为主要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单位,经费来源包括财政补助、非财政补助等。
典型代表:
教育类
公立学校(中小学、高校、职业院校)
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
教育科研机构(如教科院、电教馆)。
科研类
科研院所(如中科院、社科院下属研究所)
农业、林业、水利等领域的科研机构。
文化类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
剧院、艺术团、广播电视台(部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
卫生类
公立医院(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社会福利类
养老院、福利院、儿童福利机构
残疾人康复中心、救助管理站。
其他公益服务类
气象台、地震监测站
环境监测站、水资源保护中心
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如部分城市的公交公司若为事业单位性质)。
特点:
以公益服务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
人员编制包括事业编制、工勤编制等,经费来源多样(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
三、特殊说明
参公事业单位:
部分事业单位虽名称含“中心”“所”等,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如银保监会、证监会下属部分单位),人员待遇和晋升与公务员类似。
行政类事业单位:
历史上存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部分地方的“执法大队”),但根据改革要求,此类单位正逐步转为行政机关或撤销,职能回归行政机关。
企业化事业单位:
少数事业单位(如设计院、出版社)已转制为企业,不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范畴。
总结
行政单位: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垂直管理机构等,行使行政权力。
事业单位: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领域,提供公益服务。
核心区别:行政单位侧重管理,事业单位侧重服务;行政单位经费全拨款,事业单位经费来源多样。
实际分类可能因地区或改革进展略有差异,建议结合当地政策或单位性质进一步确认。
上一篇:高校和中小学是否都属于事业编制
下一篇: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差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