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7.14)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内蒙古备考技巧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7.14)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07-14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一、单选题

1. 关于眼的视觉功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距离物体越近时晶状体曲度越小

B.红绿色盲男性只能把致病基因传给女儿

C.物体的视觉刺激停止后,其在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同时消失

D.近视由于晶状体变凸使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常识。

第二步:A项:从物理光学原理来讲,眼睛视物时,光线进入眼睛需经过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当距离物体变近时,为使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图像,晶状体需要更强烈地折射光线。根据光学原理,晶状体曲度越大,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越强。因此,距离物体越近,晶状体曲度必然越大,而不是越小。A项错误。

B项: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若男性患有红绿色盲,说明其X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精子,要么携带X染色体,要么携带Y染色体。女儿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其中一条X染色体必然来自父亲。所以红绿色盲男性只能把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传给女儿。B项正确。

C项:物体的视觉刺激停止后,视网膜上的影像感觉不会立刻消失,这是基于视觉暂留这一物理现象。视觉暂留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光作用于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这个转化过程以及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都需要一定时间,并非瞬间完成。所以即使视觉刺激停止,神经冲动的传导仍会持续一小段时间,导致影像感觉不会同时消失。C项错误。

D项:近视的形成原因从物理角度分析,是由于晶状体变凸或者眼球前后径过长,使得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这样就导致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线在视网膜上无法形成清晰的像,从而造成近视者看不清远处物体。D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2. 关于生物学正确的是

A.抗生素用于治疗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

B.病毒是结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

C.动物需要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不需要

D.生物都能运动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A项: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等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等活性的物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或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来达到治疗细菌感染的目的。然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存和繁殖方式与细菌截然不同,抗生素无法对病毒发挥作用。虽然部分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但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因此,“抗生素用于治疗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说法错误,A项错误。

B项:病毒作为非细胞型生物,结构极为简单。它仅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有的还有脂质包膜。病毒自身缺乏完整的代谢系统,不具备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的能力,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借助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才能完成复制等生命活动。相较于其他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结构无疑是最简单的,故“病毒是结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表述正确,B项正确。

C项:动物进行有氧呼吸,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以此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植物同样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来维持生命活动,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植物细胞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只不过在白天有光照时,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整体表现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植物不需要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说法错误,C项错误。

D项:虽然运动是生物的一种常见生命活动表现形式,但并非所有生物都具备明显的运动能力。像多数植物固定在一个位置生长,虽然存在一些缓慢的生长运动,如向光生长、根的向地生长等,但与动物能够自主快速移动的运动方式有很大区别。还有一些微生物,如部分细菌、真菌等,它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运动。“生物都能运动”这一说法过于绝对,D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3. 通过动物的某些行为可以预判自然界的变化。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老鼠搬家——下雪

B.蚂蚁垒窝——晴天

C.蜻蜓低飞——雨天

D.天上鱼鳞云——晴天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知识。

第二步,A项:老鼠搬家通常预示着即将发生一些自然灾害,比如洪水、地震等。下雪是冬春季节常见天气,一般不构成自然灾害。A项错误。

B项:蚂蚁能够感知空气湿度等气象变化。当蚂蚁垒窝时,通常是因为它们察觉到即将下雨,为了避免巢穴被雨水淹没,所以会将巢穴垒高加固。因此蚂蚁垒窝预示着雨天,而不是晴天。B项错误。

C项:在雨天即将来临之前,大气环境会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空气湿度会显著增加,大量水汽充斥在空气中,这使得昆虫的翅膀变得潮湿,飞行能力受到影响,飞行高度下降。而蜻蜓是以捕食昆虫为生的,为了获取食物,蜻蜓不得不跟随昆虫飞行高度的变化而降低自己的飞行高度。此外,雨天前气压降低,低空的空气相对更加稳定,也更适合蜻蜓飞行,这也是蜻蜓在雨天来临前低飞的原因之一。所以,蜻蜓低飞通常可以作为雨天即将来临的一个明显预兆。C项正确。

D项:通常情况下,云朵出现鱼鳞状的情况,都是由于云体内部不稳定导致的,但这种不稳定可能会消散,也可能会扩散,这就导致了不同的天气走向。如果透光高积云变化不大或者逐渐消散,多半预示着晴天;如果高积云厚度继续增加,并逐渐融合成层,那可能就要下雨。所以天上鱼鳞云并不一定对应晴天。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C选项。

4. 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光,鹿群的数量将会: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在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狼以鹿为食,狼是鹿的天敌。当把狼杀光后,鹿失去了天敌的捕食压力,鹿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鹿的死亡率降低。同时,鹿的食物(草原上的草)在短期内是相对充足的,所以鹿的繁殖速度会加快,鹿群的数量会迅速上升。随着鹿群数量的不断增加,鹿对食物(草)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大。由于草原的面积是相对固定的,草的生长速度是有限的,当鹿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草原上的草将无法满足鹿群的食物需求,鹿会因为食物短缺而出现生存危机。食物短缺会导致鹿的营养不良、体质下降,从而使鹿的繁殖能力降低,同时鹿的死亡率会升高。鹿群数量会在达到一定峰值后开始下降。所以鹿群的数量将会先上升后下降。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D选项。

5.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关于各类维生素的缺乏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缺乏维生素A易导致夜盲症

B.缺乏维生素B易导致白血病

C.缺乏维生素C易导致坏血病

D.缺乏维生素D易导致佝偻症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体营养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维生素 A 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正常视觉功能。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是一种结合蛋白,由视蛋白和 11 - 顺视黄醛组成。当光线照射到视网膜时,视紫红质中的 11 - 顺视黄醛会发生异构化,产生神经冲动,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如果缺乏维生素 A,视紫红质的合成会受到影响,导致在暗光下视力下降,引起夜盲症。A项正确。排除。

B项:维生素 B 族包括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B₁、B₂、B₆、B₁₂等,它们在人体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能量代谢、神经系统功能维持等。缺乏维生素 B₁可能导致脚气病,缺乏维生素 B₁₂可能导致巨幼细胞贫血,但维生素 B 缺乏一般不会导致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等复杂原因引起的,和维生素 B 缺乏没有直接关联。B项错误,当选。

C项:维生素 C 是胶原蛋白合成所必需的物质。胶原蛋白是细胞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血管、肌肉、骨骼等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非常重要。缺乏维生素 C 时,胶原蛋白的合成会受到阻碍,导致毛细血管的韧性降低,容易破裂出血,进而引起坏血病。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症状。C项正确,排除。

D项:维生素 D 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对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关键作用。在儿童时期,如果缺乏维生素 D,钙、磷代谢紊乱,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引起佝偻病。患儿可能出现骨骼畸形,如鸡胸、漏斗胸、“O” 型腿或 “X” 型腿等症状。在成人中,缺乏维生素 D 可能导致骨软化症。D项正确,排除。

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B选项。

二、多选题

6. 下列健康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A.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B.高血压是一种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病,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C.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

D.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来自食物中的胆固醇,人体自身的合成是次要补充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A项: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比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贫血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乏力,且会引发多器官和系统的不同症状,包括头痛、耳鸣、晕厥、肌肉无力、气短、心悸、消化不适、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等。A项正确。

B项: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以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B项正确。

C项:热水泡脚就是足浴,属于中医足疗法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用热水泡泡脚,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同时,在水中加点中药,还可以起到其他作用。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除寒冷,促进代谢,最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C项正确。

D项:胆固醇,是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 ,是哺乳动物中主要的甾体类化合物,在基本的细胞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人体内大部分的胆固醇由肝脏产生,少部分从食物(如鸡蛋、黄油和动物肝脏等)中摄入。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BC选项。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缺少维生素D容易引起佝偻病,可以补充蛋黄、鱼类等食物

B.缺少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可以补充鱼肝油、胡萝卜等食物

C.缺少锌容易引起厌食症,可以补充牡蛎、扇贝等食物

D.缺少碘可能导致克汀病,需要补充海带、紫菜等食物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A项: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促进钙吸收、调节钙磷代谢、促进皮肤细胞生长、调节免疫等多种作用。缺乏维生素D容易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问题,可以补充蛋黄、鱼类等食物。A项正确。

B项:维生素A是人体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的重要物质,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夜盲症,可以补充胡萝卜、鱼肝油等食物。B项正确。

C项: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于维持正常的味觉和嗅觉、免疫系统功能、细胞分裂和生长以及伤口愈合都是必需的。缺锌会出现厌食、偏食,味觉下降的症状,可以适量食用牡蛎、扇贝、南瓜籽、芝麻、瘦肉等富含锌的食物。C项正确。

D项: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至关重要。缺少碘可能导致克汀病,需要补充海带、紫菜等食物。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D选项。

8. 下列关于候鸟迁徙表述正确的是:

A.到了秋天,小勺嘴鹬身体里的“迁徙基因”就被唤醒,它们“懂得”沿着亚洲大陆东边海岸线这一显著地标向南飞

B.不同候鸟都有一套巧妙的“迁徙机制”,以及精准的“导航系统”

C.雀形目候鸟的身体中有一种感应电磁的蛋白,通过观测星星的东升西落来定位

D.凤头蜂鹰会把我国从西向东、从高到低的三级阶梯间的“台阶差”作为地标,再通过太阳位置来分辨南北,实现“导航”飞行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A项:为了更好地生存,不同候鸟有不同的选择。勺嘴鹬是一种早成鸟,亲鸟在产卵和孵化时消耗巨大。为保存体力、保障远距离飞行和来年的成功繁殖,雌鸟选择先行一步。到了秋天,幼鸟身体里的“迁徙基因”会被唤醒,它们“懂得”沿着亚洲大陆东边的海岸线向南飞,每几百公里小憩一到两天,直到我国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在此换羽、停歇3个月,然后再出发,飞向广东或继续往南到东南亚越冬。A项正确。

B项:不论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学习,不同候鸟都有一套巧妙的“迁徙机制”,以及精准的“导航系统”。B项正确。

D项:并不是所有候鸟都沿着海岸线飞。老鹰、雕等一些猛禽,就是沿着山脊线迁徙。以凤头蜂鹰为例,它们的食物在陆地上,且陆地上因太阳辐射带来的上升热气流更充足,让它们可以展开宽阔的翅膀借力,轻松滑翔。凤头蜂鹰会把我国从西向东、从高到低的三级阶梯间的“台阶差”作为地标,再通过太阳位置来分辨南北,实现“导航”飞行。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D选项。

【拓展】C项:作为夜里迁徙的候鸟,科学家在雀形目候鸟的身体中发现了一种感应电磁的蛋白,可根据地球南北极电磁感应的变化来分辨方向,还有的鸟类懂得观测星星的东升西落来定位。雀形目候鸟并不“通过观测星星的东升西落来定位”。C项错误。

三、判断题

9.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肾脏,具有保护、调节体温等功能。(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直接同外界环境接触,具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题目中“人体最大的器官是肾脏”的说法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10.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且多维度的积极影响,尤其在增强心肺功能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表现突出。从心脏功能角度来看,当进行适量体育锻炼时,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这促使心脏必须更高效地工作。在此过程中,心肌得到锻炼,收缩力不断增强。就如同经常锻炼的肌肉会变得更发达一样,心脏肌肉在长期锻炼刺激下逐渐增厚,心脏腔室也会适度扩大。这使得心脏每次搏动时能够泵出更多的血液,心输出量显著提高,从而为身体各组织器官提供更充足的血液供应,满足其在运动及日常活动中的需求。

因此,本题正确。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