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关于夏季节气的考点梳理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湖南备考技巧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关于夏季节气的考点梳理

华图事业单位 | 2025-07-10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春秋时代,制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四节气中与夏季相关的节气也是考试的重点,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礼记·月令》解释立夏为:“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这一时节,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塘畔鸣叫觅食,蚯蚓也爬出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乡间田埂的野菜日日攀长,逐渐成熟。

立夏有三候: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立夏时节,中国只有福州至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呈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景象;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立夏这天,许多地方有吃“立夏饭”、吃蛋、秤人和尝三新等习俗。

【小满】

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旺盛生长,籽粒灌浆渐趋饱满,但又还未完全成熟,故称“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的含义即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

小满三候是: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此时苦菜繁茂,那些枝条细软的喜阴植物在强烈日照下枯萎,百谷进入成熟期。气候特点为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南方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节气民俗主要有“小满祭车神”“小满动三车(水车、油车和丝车)”“小满抢水”“小满祈蚕节”“小满食野菜”等。

【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丙,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芒”字指麦类等作物的收获,“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芒种”二字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是农事最为繁忙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芒种节气的物候特征是:“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意思是,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感受到阴气初生,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感阴而鸣;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停止了鸣叫。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0—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这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

【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中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夏历的六月,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高空活动。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

中国南方地区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在北方地区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

【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记:“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天气开始闷热,土地变得潮湿;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致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由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

【知识小测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夏至,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B.立夏这天,许多地方有吃蛋、秤人和尝三新等习俗

C.“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的含义即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

D.大暑时期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致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A项: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A项“夏至”表述错误,应改为“立夏”。B项:立夏这天,许多地方有吃“立夏饭”、吃蛋、秤人和尝三新等习俗。B项正确。C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的含义即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C项正确。D项:大暑时期天气开始闷热,土地变得潮湿;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致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D项正确。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A选项。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