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以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在唐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河南面试模拟题

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以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在唐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

华图事业单位 | 2021-09-16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以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在唐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的鞭子就是法律。既然古代的法律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

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A.古代法治的本质

B.法律对治国的作用

C.以法治国思想的变迁

D.古代法律对君权的影响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并列结构:公元前5世纪有了以法治国的说法,此后法律成为公认的工具。接着用唐朝魏征的比喻进一步阐述古代君主通过法律治理国家。最后一句点明法律的本质,指出其必然受君主的影响,是文段的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选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法律对治国的作用”非文段重点,而是君主利用法律治国。C项:“思想变迁”无中生有,法律依然受君主的影响。D项:主客颠倒,文中说的是君主对古代法律的影响。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