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河北试题:无论《阿房宫赋》如何铺陈,留下来的只是著名的“赋”,阿房宫却早已化为废墟,无迹可寻。薪尽火灭者,宫殿楼宇、器物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河北面试模拟题

河北试题:无论《阿房宫赋》如何铺陈,留下来的只是著名的“赋”,阿房宫却早已化为废墟,无迹可寻。薪尽火灭者,宫殿楼宇、器物

华图事业单位 | 2021-07-13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无论《阿房宫赋》如何铺陈,留下来的只是著名的“赋”,阿房宫却早已化为废墟,无迹可寻。薪尽火灭者,宫殿楼宇、器物;薪尽火传者,观念形态、文化。

最能准确概括上面文字内容的一句话是:

A.文化具有承载和传递文明的功能

B.器物都是用于当时而毁于以后

C.文化具有教化作用

D.文化不仅能够用于当时,而且能够延续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到《阿房宫赋》留下来的是“赋”中对阿房宫的描述,而真正的阿房宫早已经化为灰烬了。尾句“薪尽火灭者,宫殿楼宇、器物;薪尽火传者,观念形态、文化”表达的意思是: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消失殆尽的都是宫殿楼宇等的一些实际的器物;而柴虽烧尽,火种仍能够流传下去的却是那些观念形态、文化等。所以,尾句提出的观点即文段的主旨句,强调的是文化的传承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偏离重点,文段并非在强调具体器物,而是在强调文化。C项:无中生有,文段讲的是文明的“传承”作用而非“教化”作用。D项:表述片面,文段强调文化对于整个文明的传承,“文化延续”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考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主旨概括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