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20-12-14
分享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C.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知识并选错误项。A项:根据《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A项表述正确,不当选。B项: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所以宪法的修过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不是过半数。B项表述错误,当选。C项:根据《宪法》第七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根据《宪法》第九十六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D项表述正确,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2. 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知识。A项:根据《宪法》第一百三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B项:根据《宪法》第一百三十七条,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C项:根据《宪法》第六十二条第(二)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监督宪法的实施。根据《宪法》第六十七条第(一)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根据法条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的实施。C项正确。D项:根据《宪法》第九十六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
3.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的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A.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
D. 国务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知识。A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共核心权力机构。不是国家机构,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B项: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四十四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题干全国人大是开会期间,所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没有此权利。B项错误。C项: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四十四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C项正确。D项:根据《宪法》第八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无权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逮捕或者刑事审判事宜。D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4. 行政机关公开的信息应当准确,这一要求符合下列哪一项行政法原则:#p#分页标题#e#
A. 合理行政
B. 高效便民
C. 诚实守信
D. 程序正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法知识。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合法行政原则;②合理行政原则;③程序正当原则;④高效便民原则;⑤诚实守信原则;⑥权责统一原则。A项:合理行政原则的主要含义是行政决定应当具有理性,属于实质行政法治的范畴,尤其适用于裁量性行政活动。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决定应当具有一个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达到的合理与适当,并且能够符合科学公理和社会公德。更为规范的行政理性表现为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公平公正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第二,考虑相关因素原则。作出行政决定和进行行政裁量,只能考虑符合立法授权目的的各种因素,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第三,比例原则。行政机关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高效便民原则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行政效率原则。基本内容有二:首先是积极履行法定职责,禁止不作为或者不完全作为;其次是遵守法定时限,禁止超越法定时限或者不合理延退。延退是行政不公和行政侵权的表现。第二是便利当事人原则。在行政活动中增加当事人程序负担,是法律禁止的行政侵权行为。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诚实守信原则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行政信息真实原则。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无论是向普通公众公布的信息,还是向特定人或者组织提供的信息,行政机关都应当对其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第二是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本题中,行政机关公开的信息应当准确,体现行政法的诚实守信原则。C项正确。D项:程序正当是当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则之一。它包括了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行政公开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公开,以实现公民的知情权。第二,公众参与原则。行政机关作出重要规定或者決定,应当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特别是作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利的决定,要听取他们的陈述和申辩。第三,回避原则。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
5. 我国《行政强制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不包括:
A. 吊销许可证
B. 冻结存款
C. 查封设施
D. 扣押财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强制法知识并选错误项。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故A项“吊销许可证”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而非行政强制的种类。因此,选择A选项。
6. 关于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
B. 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结果和体现
C. 有法律责任不一定有法律制裁
D. 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结果和体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责任并选错误项。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A项:由上述概念可知,没有法律责任,便不存在法律制裁,“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表述无误。A项正确,排除。B项: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而追究法律责任,一般都必须实施法律制裁。可见,“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结果和体现”表述无误。B项正确,排除。C项:违法不等于犯罪,同样的,有法律责任,并不是必须得有法律制裁;且在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时,可视其违法情节、危害程度、主观方面等具体情况,依法减免或从重、加重制裁。可见,“有法律责任不一定有法律制裁”表述无误。C项正确,排除。D项:由上述概念可知,是先有法律责任,才有法律制裁,“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结果和体现”表述有误。D项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p#分页标题#e#
7. 下列有关法律解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照法律解释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B. 立法解释的法律效力与所解释的法律规范的效力等同
C. 我国的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对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
D. 狭义的立法解释专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所进行的解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理学的基本概念。A项:依据解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依据解释的方法,应分为文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历史解释。A项错误。B项:在我国,狭义的立法解释专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所进行的解释。立法解释的法律效力与所解释的法律规范的效力等同。B项正确。C项:司法解释,是指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包括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两种。审判解释,指最高人民法院对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检察解释,指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我国的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对具体应用法律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解释”表述不全面。C项错误。D项:狭义的立法解释,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宪法和法律条文,进一步明确界限或补充规定的问题所进行的解释。“狭义的立法解释专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所进行的解释”表述不准确。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二、多选题
8. 柏拉图说:“法律有一部分是为有美德的人制定的,如果他们愿意和平善良地生活,那么法律可以教会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要遵循的准则;法律也有一部分是为那些不接受教诲的人制定的,这些人顽固不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他们摆脱罪恶”,这段话所凸显的法律的规范作用是:
A. 教育作用
B. 保障作用
C. 预测作用
D. 强制作用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法的价值和作用知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A项:“法律可以教会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要遵循的准则”体现的是法律的教育作用。通过法律的规定和实施去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A项正确。B项:保障作用是指司法制度对公民的权利、自由以及各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关系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在法的作用中不包括保障作用,为混淆项。B项错误。C项:法的预测作用是指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虽然属于法律的规范作用,但本题没有体现。C项错误。D项:“法律也有一部分是为那些不接受教诲的人制定的”,用法律处罚“顽固不化”的人,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作用。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D项正确。因此,选择AD选项。
9. 根据《宪法》对国家基本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
B. 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C.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D.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全部属于集体所有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基本制度知识并选错误项。A项:根据《宪法》第二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第八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所以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A项错误,当选。B项:根据《宪法》第三条第三款,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B项正确,不当选。C项:根据《宪法》第七条,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C项正确,不当选。D项:根据《宪法》第十条第二款,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D项错误。因此,选择AD选项。#p#分页标题#e#
10.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做法错误的有:
A. 某县人民政府委托某企业实行行政处罚
B. 某市场监督管理局因当事人的辩解而加重对其处罚
C. 某县环保局在听证程序中安排本案调查人员张某主持听证
D. 某卫生局在行政处罚决定前未告知被处罚人行政处罚的依据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知识并选错误项。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A项: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九条,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二)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三)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受委托组织必须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企业不具备相应条件。A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项: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B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项: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由此可知,张某作为调查人员不能主持听证程序。C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项: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因此,选择ABCD选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