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20-11-23
分享
一、单选题
1. 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 )
①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①项:“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说的是学习的实际在于履行,体现的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②项:“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体现的是办事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③项:“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说的是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体现了辩证否定观,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④项:“物有甘苦,尝之者识”说的是东西的味道尝过自然就会知道,体现的也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所以①④观点体现的哲理相同。因此,选择B选项。
2.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是爱因斯坦的著名论断,其正确性在于( )
A.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理解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将研究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哲学理解为具体科学的基础
C.形象地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D.形象地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上具有一致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A项: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知,两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项错误。
B项: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而不是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B项错误。
C项:“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是爱因斯坦的著名论断,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简单描述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又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由此可知,“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是爱因斯坦的著名论断,其正确性在于:形象地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C项正确。
D项: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所以在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上是有区别的。D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3. 党中央紧紧围绕改革总目标谋篇布局,稳扎稳打,驾驭和引领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航程。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新事物的产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B.理论的创新决定实践的创新
C.实现最优目标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的产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但题目中指的是从整体出发,围绕改革总目标谋篇布局,并且“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并未涉及新事物的产生。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产生认识的需要,是认识的源泉;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论的创新决定实践的创新,说法错误。B项错误,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题干中“紧紧围绕改革总目标谋篇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强调的是全面深化改革要从总目标的整体出发,从全局出发,实现改革的全面胜利。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有机统一,部分是整体中的某个或某些要素。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统一、集合,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故实现最优目标要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C项与题意相符,当选。#p#分页标题#e#
D项:意识的本质: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③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说法正确,但题目中指的是从整体出发,围绕改革总目标谋篇布局,未涉及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4.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下列体现的哲学思想与这句话相同的是( )
A.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B.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C.富贵而恣势弄权,乃自取灭亡之道
D.贾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出自《司马法·仁本》,意思是天下虽然太平,轻视为战争做准备,必定危险。体现的哲学思想是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项:“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出自清代陈谵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意思是不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即使治理好一方地区,也是微不足道的。不能制定长久的国家政策,一时的聪明也是微不足道的。体现的哲学思想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树立整体观念。A项错误。
B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出自明代《增广贤文》,意思是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等,但花却不开,最后还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体现的哲理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项错误。
C项:“富贵而恣势弄权,乃自取灭亡之道”,出自《菜根谭》,意思是富豪权贵之家的人,如果放任不良嗜好的发展,作威作福专权弄势,早晚有一天会被欲望毁灭。告诫我们人应该富贵不能淫,坚定自己的人生理念,从而使我们能够达到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C项错误。
D项:“贾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出自唐代无名氏《勾践灭吴》,意思是商人旱天购买舟船,天涝购买车辆,因为在这样的时间购买价格会比较低。等待货有所缺,再以高价卖出。体现了商人对货物的充足与稀缺这一对矛盾转化的预见性,与“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是同样的道理。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5. 欧洲难民潮问题愈演愈烈,9月3日,一名叙利亚3岁男童和家人要偷渡到希腊,结果不幸沉船,一家四口只有1人存活,男童的尸体被冲到土耳其一处沙滩上。对此,不同国家的网友难过地纷纷表示哀悼。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 )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价值观往往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C.不同国家的人们会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D.人类的价值选择不会因时因地而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A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是指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题干没有体现不同的历史阶段。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B项:“价值观往往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B项错误。
C项:本题中,各国网友对于偷渡遇难人员表示哀悼体现了不同国家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唯物史观认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对偷渡遇难人员的哀悼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C项正确。
D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D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6. 安妮宝贝是一位粉丝较多的网络作家,其创作多围绕城市中流浪者或游离者的边缘化生活展开,摸寻平凡人内心世界与周遭环境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其作品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受到各个阶层特别是年轻读者的狂热追捧。安妮宝贝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说明( )#p#分页标题#e#
A.文学创作来源于作家的天赋与想象力
B.文学创作都是对客观生活的如实反映
C.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生活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A项:文学创作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来源于实践而非源于作家的天赋与想象力。A项错误。
B项: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内容有虚构成分,并非都是对现实的如实反映。B项错误。
C项: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生活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三观、立场、知识结构、思维方法等,并非只受反映者想象力的影响。C项错误。
D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意识能动的反映客观世界,二是意识反过来会推动或者阻碍外在社会的发展。题干中,安妮宝贝围绕城市中流浪者或游离者的边缘化生活进行小说创作,其创作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7. “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该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C.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知识。主观唯心主义把主体的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中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意识体的主观精神所派生的,它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强调“心”是世界的本原,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因此,选择A选项。
二、多选题
8. 自我限权,自己革自己的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将政府改造成专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机构,就需要下大决心放弃与服务型政府不符的各种权力,减少和消除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干预的行政制度,简政放权就是首当其冲的关键抓手。这说明( )
A.辩证否定是“简改政权”改革成功的源泉和动力
B.辩证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C.“简改政权”的改革需要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D.“简改政权”的改革需要尊重权威,立足实践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辩证否定是“简改政权”改革成功的源泉和动力,这种说法是错误的。A项说法错误,因此不当选。
B项:“自己革自己的命”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B项正确,因此当选。
C项:自我限权,自己革自己的命,简政放权就是首当其冲的关键抓手,这说明“简改政权”的改革需要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C项正确,因此当选。
D项:题干未涉及尊重权威。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因此,选择BC选项。
9. 古时候有一个人因饥饿一连买了6个包子,但是还是觉得不够饱,于是就买了第7个,刚吃了半个就饱了,于是他很后悔,说:“前6个包子都白吃了,如果早知道这半个包子就能吃饱,我只吃这半个包子就行了。”从哲学角度分析,这个人错在( )
A.否认了事物的质变
B.不懂得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看不到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D.割裂事物的联系,孤立地看问题#p#分页标题#e#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质变和量变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A项: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由一种质变转变为另一种质变。题干中并没有否定质变。A项错误,不当选。
BC项:题干中,故事中的主人认为自己吃饱仅仅是最后半个包子起到了作用。但实质上,由“饿”到“饱”是个过程,是量的积累促成了质的飞跃。如果没有前6个包子的积累,最后半个包子也不能吃饱。很显然,该主人公只看到了质变,没看到量的积累。BC项正确,当选。
D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该主人公只看到质变,没看到量的积累,但是质变和量变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就是割裂事物的联系,孤立地看问题的体现。D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BCD选项。
10.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酒水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勺酒倒进污水中,得到了一桶污水,把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中,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里我们得到的哲学道理是( )
A.整体居于主体地位
B.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
C.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关键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A项:“一勺酒倒进污水中,得到了一桶污水”,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居于主体地位,统率着“一勺酒”这个部分。A项正确。
BD项:“把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中,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体现的是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体现的方法论意义是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BD项正确。
C项:整体功能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把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中,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恰恰是“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反例。C项错误。
因此,选择ABD选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