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0.10.3)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0.10.3)

华图教育 | 2020-10-09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1. 某区为进一步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教育警示,组织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各部门、事业单位负责人、公办学校校长、社区书记等前往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过现场观看生动的廉政图片、视频、听取讲解员讲述典型案例,使大家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进一步加强了廉洁自律的意识,提高了防腐拒变的能力。这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C. 意识来源于物质

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第二步,通过现场学习,“使大家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进一步加强了廉洁自律的意识,提高了防腐拒变的能力”,体现了意识对事物的主观能动作用。A项:“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指的是意识经由无机物具有反应特性进化为人的意识的三个阶段,题干并未体现。A项错误。C项:“意识来源于物质”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要突出意识对事物的能动作用,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D项:题干并未出现与“实践”相关表述。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2. 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有力地证明了: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B. 科学技术投入生产之后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C. 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

D. 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第二步,题干强调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说明科学技术一旦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后,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A项: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并不包括科学技术。A项错误。C项:马克思哲学认为,生产实践是其它一切活动的基础。C项错误。D项:马克思哲学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3. 与传统的科学家凭借着化学直觉,用传统的试错法寻找新材料不同的是,如今一些科学家正努力用一种崭新的基于量子力学的计算化学方法寻找新材料。使用这种新方法,不仅所需的时间、精力和成本更少,而且有时找到的材料甚至从未存在过。这体现了:

A. 人类在认识指导下改造主体世界

B. 感性认识必然会上升为理性认识

C. 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

D. 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

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第二步,题干中,发现新材料的方法不断发展,为拓展认识提供了技术方法和手段,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即说明了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因此,选择C选项。

4. 拔苗助长和庖丁解牛两个成语意思不同,都体现了同一个哲学道理,这个哲学道理是:

A. 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B. 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C. 内因是事物发展最根本的原因

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是一成不变的

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第二步,拔苗助长意思是宋国有个忧虑他的禾苗不长而去拔高禾苗的人。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人类在客观规律面前只能尊重规律,利用规律但是不可以改变或者创造规律。所以自然万物生长都有各自的规律,种豆生豆苗,种禾生禾苗,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违背规律的客观性。庖丁解牛意思是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所以拔苗助长和庖丁解牛告诉我们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B项正确,因此当选。A项:坚持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而题干强调唯物论的内容与题干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而题干主要强调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D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是一成不变的,此句话本身表述错误。在矛盾系统中主要矛盾起支配,决定性的作用。次要矛盾起辅助,从属的作用。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是一成不变的表述太过于绝对。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p#分页标题#e#

5. 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内部各要素之间、整个世界都处在联系之中(世界上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存在,都要和其他要素和环节联系着)。从钉子缺失到国家灭亡,环环相扣,体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因此,选择B选项。

6. (多选)( )是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A. 同一性

B. 斗争性

C. 绝对性

D. 相对性

A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AB项: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的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矛盾的统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是相应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事物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应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不同事物或者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AB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因此,选择AB选项。

7.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第二步,“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意思是:听取言论一定要寻求它的实际用途,观察行为一定要寻求它的实际功效。”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项: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地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误导实践,阻碍实践的发展。A项与题意不符。C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项错误。D项:“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句话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而不是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D项与题意不符。因此,选择B选项。

8. 下列成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A. 白璧微瑕——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

B. 叶落知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掩耳盗铃——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D. 画龙点睛——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

B【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第二步,叶落知秋,意思是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表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B项正确。A项:白璧微瑕,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是事物的主次矛盾。A项错误。C项:掩耳盗铃,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属于唯心主义,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C项错误。D项: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表明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不是主要方面。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9. (多选)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下列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是:

A.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制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愿望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AB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第二步,ABC项: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A项正确,当选);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BC项正确,当选)。D项: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所以,“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愿望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要求”说法错误。D项错误,因此不当选。因此,选择ABC选项。#p#分页标题#e#

10. (多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体现了:

A. 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 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C. 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ACD【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第二步,A项: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理论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并依据具体情况指导实践;理论也应反映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对象的特点和个性。题干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项与题意相符,当选。C项: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马克思主义为共性,中国的具体实际为个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项与题意相符,当选。D项: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①区别: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②联系:运动和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两种状态,二者同时存在。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切事物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中“坚持”是静止,“发展”是运动,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统一。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B项:联系的五对范畴:①原因和结果;②必然和偶然:③可能和现实:④内容和形式;⑤本质和现象。题干中未涉及可能性与必然性。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因此,选择ACD选项。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