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真题库 | 2020-04-28
分享
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提供以下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信息:2018年6月23日天津市西青区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解析(精编),更多关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资格复审,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面试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三、填空题 请将题目空白处补充完整。
1. (填空题)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面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参考答案: 从众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答案】从众
【解析】本题考查对从众的理解。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即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面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
故正确答案为“从众”。
2. (填空题)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确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 参考答案: 关键期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答案】关键期
【解析】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故正确答案为“关键期”。
3. (填空题)遗忘的进程总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 参考答案: 先快后慢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答案】先快后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忘的规律。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绘制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几乎不再遗忘了。
故正确答案为“先快后慢”。
4. (填空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区分的现象属于 。 参考答案: 泛化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答案】泛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泛化的概念。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题干中,对相似单词难以区分的现象属于泛化。
故正确答案为“泛化”。
5. (填空题)《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 周岁的儿童,不分种族、民族、性别,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参考答案: 六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答案】六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四条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二章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故正确答案为“六”
6. (填空题) 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 参考答案: 班级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答案】班级
【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的地位。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因此,学校系统的细胞及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是班级。
故正确答案为“班级”。
7. (填空题)学生在学习书法时,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于学习中的 现象。 参考答案: 高原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答案】高原
【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技能的形成。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在新的动作组织体系还没有建立之前,往往会出现一个进步暂时停顿的时期,这就是高原期。高原现象的出现,表现为练习曲线保持在一定高度的水平线上而不上升,有时还有下降的趋势。当动作改组成功后,曲线则开始上升。题干中,书法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了,这种现象属于高原现象。
故正确答案为“高原”。
8. (填空题)小学生的思维以 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参考答案: 形象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答案】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类型。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学龄初期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因此,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故正确答案为“形象”。
四、名词解释 请对下列名词作出解释。
1. (主观题)下位学习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下位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即新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容面较广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另一种是相关类属,即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
2. (主观题)微格教学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 (主观题)自我效能感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先行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期待。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成败经验(最重要)、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等。
五、简答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 (主观题)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 (主观题)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与品德。常用的方法有言语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惩等。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方法:
(1)有效的说服。用言语说服学生需要一些技巧。包括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发挥情感的作用,以理服人或者以情动人;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逐步抬高要求。
(2)树立良好的榜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榜样的观察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
(3)利用群体约定。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的集体约定,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在价值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6)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使个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个人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
(7)小组道德讨论。小组道德讨论即让学生在小组中就某个有关道德的典型事件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
3. (主观题)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有哪些?并做简要说明。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
(1)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3)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5)惩罚法。惩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惩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定、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时,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7)暂时隔离法。暂时隔离法是指在某种特定时间对不良行为给予强化,同时转移情境,使行为不良者对新的情境产生厌恶的方法。
六、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 (主观题)某日,四名高中男生放学后去学校报告厅听“职业生涯讲座”,他们由于各种原因都迟到了,在报告厅外面他们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学生甲和保安人员发生了争吵,并且试图闯入报告厅,他争辩说是学校的钟快了,并且说自己悄悄进去不会影响其他同学。学生乙看到保安人员不让自己过去,就自我安慰道:职业生涯讲座的开始阶段一定讲的没有意思,我找个地方休息会儿,中午休息的时候再进去。学生丙立刻就明白了保安人员是不会放他进去的,于是他趁别人不注意从小门跑到另一边的楼上找地方看讲座。学生丁说:“我运气怎么这么不好,学校偶尔举办一次讲座,我还这么倒霉听不了”,然后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请指出这四个男生的“气质类型。(4分)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本题考查气质类型。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气质。
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了人的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首先,胆汁质的特点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代表人物是张飞、李逵、鲁智深。材料中,学生甲和保安争吵并且试图硬闯,比较冲动,是典型的胆汁质。
其次,粘液质的特点是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代表人物是陈景润、爱因斯坦等,学生乙看到保安人员不让自己过去,就自我安慰道讲座没意思,找地方休息会并打算中午休息的时候再进去,说明其比较安静且踏实稳重,自制力较强,是典型的黏液质。
再次,多血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代表人物是王熙凤、贾宝玉。学生丙趁别人个注意从小门跑到另一边的楼上找地方看讲座,说明其反应迅速,适应性强,是典型的多血质。
最后,抑郁质的特点是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遇事较为敏感,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林黛玉是抑郁质的典型代表人物。学生丁因为听不了讲座就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比较倒霉,垂头丧气,说明其遇事容易敏感,容易多愁善感,是典型的抑郁质。
综上所述,学生甲属于胆汁质;学生乙属于黏液质;学生丙属于多血质;学生丁属于抑郁质。
2. (主观题)某日,四名高中男生放学后去学校报告厅听“职业生涯讲座”,他们由于各种原因都迟到了,在报告厅外面他们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学生甲和保安人员发生了争吵,并且试图闯入报告厅,他争辩说是学校的钟快了,并且说自己悄悄进去不会影响其他同学。学生乙看到保安人员不让自己过去,就自我安慰道:职业生涯讲座的开始阶段一定讲的没有意思,我找个地方休息会儿,中午休息的时候再进去。学生丙立刻就明白了保安人员是不会放他进去的,于是他趁别人不注意从小门跑到另一边的楼上找地方看讲座。学生丁说:“我运气怎么这么不好,学校偶尔举办一次讲座,我还这么倒霉听不了”,然后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在教学中,面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当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6分)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1)针对胆汁质的学生,老师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其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对学生的批评一定要有说服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坚持和自制的精神,豪迈、豪爽、勇于进取的品质,但也应该督促其克服鲁莽和莽撞的缺点。
(2)针对多血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多血质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所以老师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多给他们一些活动的机会;但是多血质的学生容易见异思迁、半途而废,因此教师要定期提醒,培养其专一的品质,防止其见异思迁。
(3)针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黏液质的学生思考问题比较慢,而且比较死板,因此老师要让他们有足够的考虑和做出反应的时间;同时黏液质的学生缺乏活力,比较死气沉沉,所以老师要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4)针对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抑郁质的学生容易多愁善感,所以老师要对其多关心、爱护,不要在公开场合对其进行严厉指责和批评;同时抑郁质的学生行为孤僻,不喜欢交流,所以教师要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气质差异应该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 (主观题)在一节自然科学课上,吴老师一上来就问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或者喝到的水,是什么颜色的呢?”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水是白色的!”还有的学生说:“大海是蓝色的,所以水是蓝色的!”也有同学思考了一会儿,对老师说:“我去过漓江,那里的水是碧绿色的!”“我去过九赛沟,那里的水也是绿色的!”紧接着,吴老师拿出一杯牛奶和一杯白开水,又问道:“水和牛奶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们陷入了沉思,都知道牛奶也是白色的,那么水也是白色吗!课堂上立刻安静了下米,一些学生在下面悄悄讨论,吴老师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学生:“在常温和常压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它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我们看到大海河流、湖泊的颜色不同,是因为太阳光照射、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等原因导致的。”学生们听了描述后,也终于明白了生活中水的真正颜色。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评析吴些 师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错误概念转变的。 请交卷后根据答案自我估分 【本题解析】【加入收藏】【试题纠错】
【解析】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可以通过揭示、洞察学生原有概念——认知冲突——交流讨论——形成新的概念这一过程,实现错误概念的转变。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者对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获得了普遍的认可,他们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走进课堂,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需要新的知识经验才能解决的新现象,然而这些新的经验往往与学习者的已有经验相悖,面对新、旧经验的不一致,学习者感到一种冲突,为了解决冲突,他们可能会对已有的观点进行调整、改造、重建,以适应新的情境。概念转变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错误概念的转变是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新经验对已有经验的影响和改造。
为了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教学一般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揭示、洞察学生原有的概念;第二,引发认知冲突;第三,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调整原来的看法或者形成新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构建不是被动进行的,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信息源以供其进行逻辑分析。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错误概念转变需要揭示、洞察学生原有的概念。材料中,吴老师一上来就问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或者喝到的水,是什么颜色的呢?”,学生们回答水有白色、蓝色、绿色等,通过问题揭示和洞察学生原有的概念。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错误概念转变需要引发认知冲突。材料中,吴老师拿出一杯牛奶和一杯白开水,继续提问“水和牛奶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们陷入思考,引发其认知冲突,让学生认识到原有的概念存在问题,激发其求知欲。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错误概念转变需要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调整原来的看法或者形成新的概念。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并且交流讨论之后,吴老师告诉学生们水的颜色和不同颜色成因,让学生们明白了生活中水的真正颜色,形成了新的正确概念,实现了错误概念的转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吴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可以通过揭示、洞察学生原有概念——认知冲突——交流讨论——形成新的概念这一过程,实现错误概念的转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