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20-02-14
分享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由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事业单位备考常识,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一、社会存在及其社会意识的概念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会落后于社会存在,也往往会超越社会存在。比如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
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比如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得到的迅猛的提高,但是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就每一时代具体的社会意识的形成来说,都有两个来源:一是当下的社会存在;一是历史上的精神文化成果。
第四,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比如我国现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是在重视法律、道德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之间的影响和作用。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本节的考点在于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题目中分析出怎么体现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其次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例1】胡锦涛指出,要胜利完成2009年的各项任务,“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C.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解析】B,材料体现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D说法没错,但不符合题意。
【例2】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A,幸福感“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正确;“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反映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正确。故选A。
以上是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事业单位备考常识,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