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19-09-17
分享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可谓重中之重。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提供公基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哲学是事业单位中最好理解也最难做题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读不懂题意的,理解不了题干的意思,也就无从下手去对应相应的哲学原理,尤其是在第一节哲学概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这部分,题目里经常会出现一些古文名句,晦涩难懂,在这里我把这些常出现的名句给大家做一下总结,方便大家做题,达到一眼道破的效果。
一、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某种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世界的本原。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典型命题:
五行说:金、木、水、火、土。
古印度四大元素:地、水、火、风。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注意:气在哲学中是一种物质。)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具有形而上学性。
典型命题:
世界万物是不断运动的,因此都不可名状,什么都不能说。
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二、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当做是世界的本原(心、自、我)。
典型命题: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陆九渊)
“万物皆在吾心中”“心包万物,心包万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王阳明)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质是观念的集合体”(贝克莱)
“物是感觉的复合。”(马赫)
“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杜威)
(2)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源(天、命、神)。
典型命题:
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有是理,后生是气,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在物先,理在事先(朱熹)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绝对观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黑格尔)
(注意:在哲学中理和道是一种客观精神)
通过这些总结,大家在做题中就可以凭记忆清楚的分辨出哪些是主观唯心哪些是客观唯心,既提高了做题速度,又提高了准确度。
【单选】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 )的思想。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心外无物”,把心当做是世界的本原,整个世界都存在与人的心中,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