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19-07-12
分享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可谓重中之重。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提供公基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二、方法论意义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主义。
本节的考点在:1、首先要承认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的唯一特性则为客观实在性;但是意识对物质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要明确意识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反应,人脑只是载体,意识并非由人脑产生的,如果认为意识是由人脑产生的则陷入了庸俗唯物主义。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不仅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还要求我们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例1】公路,铁路建成,“飞机上天、巨轮下海”人化自然到处可见,这说明( )
A. 意识可以反映客观存在
B. 意识可以改变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
C. 意识可以能动改造世界
D. 人们无须遵守客观规律
【答案】C
【解析】B.D.本身就是错误的意识改变不了客观规律,并且要遵守客观规律,题干强调是人化自然,说明意识可以能动的改造世界。答案选C。
【例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成就事业( )
【答案】错误
【解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可能成就事业。故本题说法错误。
上一篇:公共基础知识:无效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