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19-06-28
分享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可谓重中之重。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提供公基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半封建”或“半封建社会”的术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列宁用“半封建”、“半殖民地”两词来形容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蔡和森于1922年9月在《统一、借债与国民党》一文中,明确使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两个概念。1939年12月,毛泽东主持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指出认清中国大陆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和主要矛盾,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一)、开始沦为:
1840年至1842年 鸦片战争 英国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并割让香港岛(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程度加深:
1856年至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 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程度大大加深:
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 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后列强为保证自身在华利益调停中日,又增加了三千万两“赎辽费”;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四)、彻底沦为: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于1901年(辛丑年),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分39年还清。《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我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双半社会的终结:
新中国成立标志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步入社会主义社会阶段。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具有以下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斗争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例题1】中国近代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那次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抗日战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双半社会性质的时间跨度及历史事件。1840年至1842年 鸦片战争 英国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并割让香港岛(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例题2】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终结的标志是( )。
A.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B.194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双半社会性质的时间跨度及历史事件。新中国成立标志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步入社会主义社会阶段。
上一篇:公共基础知识:关于意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