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19-06-10
分享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可谓重中之重。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提供公基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备考过事业单位的小伙伴都知道,公共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是非常无聊和痛苦的,但里面有一部分的知识可以说是备考中的一股清泉,那就是管理学基本原理,每个小原理都非常有意思,考试中考查的深度也不大,根据题干把原理对应选出来就好,下面我就来帮大家梳理一下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见的管理学原理。
1.人本原理
美国管理大师,人际管理理论创始人,乔治·埃尔顿·梅奥首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所谓人本原理就是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被管理者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人本原理的前提是: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而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的“社会人”。这个重要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核心的提出,源自著名的霍桑实验。
简单说,人本原理就是要求领导者对下属多一些人文关怀,员工不是只为了钱才工作的,也需要关怀,常见的例子就是关心下属、体谅下属,公司福利待遇好等等。
2.墨菲定律
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有人会按这种方法去做。
墨菲定律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在生活中常见的墨菲定律就是我们常说的怕什么来什么,越不想发生的事情越是发生。
3.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通常是在企业管理中尽量避免让下属受双重领导,避免令出多门。
4.晕轮效应
晕轮原指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模糊不清的现象。晕轮效应是一种普通存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个人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因对他的某一品质特征的强烈、清晰的感知,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品质。又叫“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简单说就是人容易被他人或某个事物的优点或者缺点迷惑,而看不到其他的方面的特点。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
下面我们来做一道例题。
【例1】“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一样事物时,受事物的某种突出特征影响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心理效应。下面能体现这种效应的是( )
A. 情人眼里出西施 B. 心有灵犀一点通
C. 柳暗花明又一村 D. 无心插柳柳成荫
【答案】A
【解析】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情人眼里出西施”体现的就是晕轮效应。故本题选择A选项。
下一篇:公共基础知识:关于道德功能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