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19-05-21
分享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可谓重中之重。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提供公基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无论是民法、刑法还是行政法都有涉及到年龄的限制,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把相似考点整理到一起,不仅方便记忆,也能提高做题的准确率。特针对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做出以下分析总结。自然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包括三种:完全无责任年龄、相对责任年龄和完全责任年龄。
完全无责任年龄指的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来说,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如湖南沅江弑母案中的吴某康亲手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但由于事发时年仅12岁,因而即便是杀害了母亲,也不负任何的刑事责任。
相对责任年龄指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高频考点,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烧杀淫掠、伤贩爆投”这八种罪的必须要负刑事责任,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将这八种罪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相关考题时辨别出处于该年龄段的人要不要负刑事责任。如15岁的甲故意将人大成重伤,那么甲对于他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完全责任年龄指的是16周岁以上的自然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如17岁的张三与同学在打篮球时因身体碰撞发生争执,在相互推搡中将其推倒,该同学的头部恰好撞上石阶的破口锐角,当场死亡。张三对于他的行为就要负刑事责任,并且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综上所述,对于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考的最多的即相对责任年龄,考生一定要熟记该知识点,从而从容应对相关考题。
【例1】下列情形中,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
A. 十四周岁的甲,贩卖冰毒
B. 十五周岁的乙因过失导致他人伤残
C. 二十周岁的丙,醉酒后殴打他人到重伤
D. 三十岁的聋哑人,盗窃现金8000元
【答案】B
【解析】A项中的甲已满14周岁,贩卖冰毒,属于相对负责任年龄的范围,应当负刑事责任;B项中乙虽然达到了15周岁,但他的行为构成的是过失致人死亡罪,不在相对负责任的范围内,因而无需负刑事责任;C项中二十周岁的丙,醉酒后殴打他人到重伤,构成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因此要负刑事责任;D项中三十岁的聋哑人,盗窃现金8000元,应当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