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7.11.10)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17.11.10)

华图教育 | 2017-11-10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1. 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其中:“(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

    A.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B.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C.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D. 民主 自由 和谐 友善
 

    2. 有位科学家说过:“一般说来,当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时,这个地方就会出现拆旧房盖新房的高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农民把草房改建成了瓦房,又从瓦房搬进了楼房。这一现象表明(    )。

    A. 改变消费结构就能提高消费水平

    B. 收入水平提高将导致消费水平的提高

    C. 家庭消费是个人消费行为,与社会无关

    D. 消费为社会创造财富,生产是消费的目的
 

    3. 专家建议,投资要遵循“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此建议下面最符合的投资理财原则的是(    )。

    A. 股权投资原则

    B. 长期投资原则

    C. 分散投资原则

    D. 民间投资原则
 

    4. 近年来,投身海峡两岸各领域的民众越来越多,汇聚成不可阻挡的主流民意。珍惜、巩固这种民意与热情,两岸关系的持续发展就会拥有不竭的动力支持。这表明人民群众是(    )。

    A.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 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精神文化财富的发展源泉

    D. 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5.某养蜂专业户纵某为防止偷蜂蜜,在蜂梢四周私拉电网。一天晚上,桂某偷蜂蜜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幸身亡。纵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p#副标题#e#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识。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字的核心价值观分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故C当选。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收入水平。

    A项,改变消费结构,与本题无关,“就能”一词太绝对。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本题说明由草房建成瓦房,又从瓦房建成楼房,强调的是收入水平一再提高,故消费水平也在提高。故与题意相符,当选;

    C项,与社会无关,说法错误。排除;

    D项,本题没有提到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择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告知人们要分散风险,不要把所有钱全部放在一处投资,要分散投资,这样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不至于全部赔光。根据题意,故C项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本题提到投身海峡两岸各领域的民众越来越多,对两岸关系做出了贡献,正是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故D与题意相符,当选;ABC均不体现,故排除。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犯罪主观方面的分类。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张某明知自己私拉电网的行为会导致他人伤亡而放任其发生,最终造成了李某死亡的结果,属于间接故意。A项,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符合题意,排除;轻信结果可以避免为过于自信,排除C;不明知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为疏忽大意,排除D;故本题选择B。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