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09-06-22
分享
【华图教育阅读提示】华图名师伍老师老师针对2009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考查内容及考核要求进行了分析。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查内容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是针对应聘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的资格考试,目的是为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考试的形式基本是各单位自行组织考试,题型不拘一格,因此,对于应试者来说,只有了解了试题类型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从近几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题型来看,与公务员考试题型大致相同,见如下架构:
模块名称 |
各模块的具体考核内容 |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片段阅读 |
选词填空 |
歧义句判断 |
病句判断 |
文章阅读 |
长句理解 |
数量关系 |
数字推理 |
数学运算 |
|
|
|
|
判断推理 |
图形推理 |
逻辑判断/演绎推理 |
定义判断 |
类比推理 |
事件排序 |
|
常识判断 |
|
|
|
|
|
|
资料分析 |
|
|
|
|
|
|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的难度不及公务员考试,考查的大都是基本知识,试题的范围广、灵活性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测试功能。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查报考者从事公职的必备潜能,是对报考者综合能力的检验,主要通过以上5个部分进行测试,下面就对这几部分做一简单介绍:
1.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考查报考者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考查的试题类型主要包括:片段阅读、选词填空、语句表达、文章阅读,长句理解。片段阅读是地方考试的必考题型,主要特征是给定一段话或一个句子,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从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通常10~20道题。选词填空是常考题型,主要考查近义词、关联词和成语辨析,题量在10~20道左右,语句表达主要包括歧义句、病句,主要考查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数量在5~10道题。文章阅读是一种阅读量比较大的题型,出题的角度多样,每个文章通常设置3~5个问题。长句理解是江苏等地方曾出现的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长句所表达的真实意思的理解、否定词的运用,此类题在其他地方考试出现得较少。
2.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的数学计算、判断和推理能力。主要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题型。涉及的知识和所用的材料一般不超过高中范围,甚至大多数是小学或初中水平,题量上比较稳定,数字推理大约5~10道题,其中可能包括运用加、减、乘、除的少量计算,但是主要突出技巧性、逻辑性。数学运算10~20道题,以应用题为主,也包括少量的纯数字计算题、几何问题等,这类题大多与生活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p#副标题#e#
3.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题是一种囊括了众多题型的一大类题,主要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常考题型主要包括:图形推理、逻辑判断(演绎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事件排序等。图形推理包括图形对比推理、类比推理、坐标题、折叠题、拼图题等多种题型,是一类灵活性很大的题型,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通常考查两三种类型、题量大约5~10题。定义判断的特征是给定一个名词及其释义,要求考生从选项中选出一个与题干相符或相违背的,这种题的难度不大,主要是找准题干中的关键词,题量在5~10个左右。逻辑判断(演绎推理)是一类比较难的试题,主要考查逻辑思维能力,是对逻辑学知识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题量大致在10~20道。类比推理和事件排序在判断推理中是最简单的一类题,类比推理是考查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或者具有某些相似的情况,运用逻辑学基本知识和综合生活常识很容易作答,事件排序是给定一个事件的几个关键点,要求考生按照事件发生的前后关系,将错乱的关键点重新排序以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难度不高,这两种题的题量一般都为5~10道题。
4.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考查日常生活知识,其范围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多方面内容,此类试题取材广泛,从古至今、从宇宙到人类、从自然知识到社会知识无所不包。试题难度不大,但是题量较大,一般在20~40道题。
5.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也是对未来在工作中的大量统计资料和图表能否处理得当的综合考查,要求考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运算能力和图表分析能力,从最近几年的考试来看,事业单位招聘的试题难度不大,计算量小,大多可以直接从题干中找到答案,题量也比较稳定,一般在15~20道题。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核要求
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是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要求,这种要求不是针对从事领导工作人员的要求,而是对一般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所考查的内容来看,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第一,良好的政治素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是本质是一样的,即忠于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的事业,忠于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作人员,更应该具有高于一般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首先,应该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现阶段,就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养对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公务员是国家公仆,必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维护群众利益,自觉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通过自身行为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再次,应该具有廉洁奉公的政治道德,从事公务工作,就要坚守廉洁的品行,承担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正气和威严。#p#副标题#e#
第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如果面对困难和矛盾无从下手,无法解决,那就不能胜任这繁重的工作。所以,只有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本领,具备了能力,才能适应岗位的要求。必须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如矛盾分析的方法、普遍联系的方法、辩证的方法,还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等。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从事该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写作水平。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作为国家行政人员,本身就需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包括对人和事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是为了使集体更加团结,对事的管理是为了工作更加有效,承担的工作越繁重,管理的能力越重要,科学管理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基础。写作能力主要是指对所从事的工作不但应具备口头表达能力,还应该学会文字表达能力,学会用书面的形式把学习工作的情况和思想收获进行系统地归纳和综合,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精神收获,才能发挥公文写作的工具性作用。所以管理能力和写作水平是国家公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第四,综合知识和较强的思维能力。从事国家公务工作,具备单一的知识和能力是很难适应的,因为有时面临的任务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如撰写公文,首先应懂得公文写作的知识,同时要了解本单位的业务和职能,还要掌握上级的文件精神和公文的运转流程等,所以没有综合的知识和能力是不能适应这种工作的。处理事物的能力、掌握管理的能力和提高写作水平,说到底,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客观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较高的思维能力必须是一个科学的思维过程,表现为正确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归纳。其中的每一环节都体现着思维的科学性,认识事物不能从思维上解决方法问题,任何的能力都不能在效率上有所体现,所以,思维问题,反映了国家工作人员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真正适应国家公务工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