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未知 | 2018-11-12
分享
最新事业单位招考信息及公考资讯请关注山东华图事业单位考试(sdshiyedw)微信公众号。 招考答疑请点击加入 山东事业单位备考交流群:339575021
2019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1112】
1. 【多选】下列选项中的典故与其体现的哲学判断相符的是( )
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
B. 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 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D.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
A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明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有条件地存在着。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瓜和豆长成什么是由它们本质的内因决定的它们的物种。故A项表述正确,当选。
B项,望梅止渴看到梅子就会流涎止渴。体现的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故B项表述错误,排除。
C项,水滴石穿,水不停的滴石头也会穿。体现的是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C项表述正确,当选。
D项,很久没见到过这人,今天看到了,就应当立即重新刮目相看。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中内在的具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客观世界永恒的普遍的特性,人也是在不断的成长变化的。故D项表述正确,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D项。
2. 【多选】对于认识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C.实践出真知
D.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是没有经过实践的
E.认识的动力是实践
2.【答案】ABCE。
【解析】实践是产生认识的需要,是认识的源泉,ABC正确,D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E正确。
3. 【多选】杜牧的《阿房宫赋》有言:“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这段话说明的哲学原理有( )
A. 内因是事物自我运动的源泉
B.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C.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D. 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
3.【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因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题干中,秦的灭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秦王朝自身的暴政等一些问题,内因是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项。
4.【多选】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情境与所在地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苏扬州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江西九江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山西太原
D.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湖北武汉
4.答案:ABC。
解析:A项出自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描写的是苏州,B项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描写的是南昌滕王阁,C项出自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描写的是玉门关,玉门关位于甘肃,D项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登黄鹤楼》,黄鹤楼位于武汉,所以D项正确。
5. 【多选】济南市历城区张某外出旅游,被泰安市泰山区卫生防疫部门检测出患有恶性传染病,送去强制治疗。张某对卫生防疫部门采取的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诉讼,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
A.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
B.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C.历城区人民法院
D.泰山区人民法院
5.【答案】CD。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9条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该条所指的“原告所在地”,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规定,包括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所在地。《行政诉讼法》第14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故正确答案为CD。
6. 下列俗语描述的疾象与济学多对应错说的是( )。
A.覆水难收——机会成本
B.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垄断
C.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边际效应递减
D.城门失火,映及池鱼一一负外部效应
6【答案】A。
【解析】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与“覆水难收”没有对应关系,A项错误,覆水难收属于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负外部效应又称外部不经济,是指未能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成本。
7.邂逅一首好诗,如同在春之暮野,唐朝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素有“孤篇盖全唐”美誉的是( )。
A.白居易:《琵琶行》
B.李白:《静夜思》
C.王勃:《滕王阁序》
D.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答案:D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朝代】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8.中华民族崇尚亲本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 ),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爱人者人恒爱之
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D.巧言令色鲜矣仁
8.答案: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是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9.在“三色农业”中,( )是以微生物工程、工厂化为特点的农业。
A.绿色农业
B.蓝色农业
C.白色农业
D.红色农业
9.【答案】C。
三色农业即是绿色农业、白色农业和蓝色农业。绿色生态农业是以绿色植物借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生产食品的农业。白色工程农业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全面综合组建的工程农业。将海洋种植业、养殖业、捕捞业形象地喻为“蓝色农业”,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开发食用蛋白质。
解析:白色工程农业是以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全面综合组建的工程农业。由于它是在高度洁净的工厂内进行生产,人人都将穿戴白色工作服从事劳动,所以形象化地称之为“白色工程农业”。微生物生产的蛋白质比一般植物蛋白质质量高,有营养价值超过动物蛋自。
我国农作物秸秆每年约有5亿吨,如用1亿吨通过微生物发酵变成饲料,则可得相当于400亿公斤的饲料粮,是我国每年饲料用粮的50%。微生物工业生产是节约土地型工业。一座年产10万吨单细胞蛋白质的微生物工厂,能生产出相当于180万亩耕地生产的大豆蛋白,或3亿亩草原养牛所生产的动物的蛋白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绿色农业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摒弃单靠绿色露大植物生产的模式,创建“白色农业工程”。据此本题答案为C。
1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体现出来的哲学范畴是( )。
A.发展
B.质
C.量
D.度
10.【答案】D。
【解析】出自《论语·雍也》意思是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体现了“度”的哲学范畴。故此题正确答案为D。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