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未知 | 2018-02-23
分享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明确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提出了推进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过程
(一)社会历史条件
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历史根据: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实践基础: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我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形成和发展过程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2000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再次强调,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1年7月1日在中共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从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要求的高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将三个代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后经一系列阐发,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理论。
“三个代表”刚发表时,全名没有固定,时有诸如“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等说法。到2002年后,全名定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后被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整体:
第一,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第二,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
第三,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第四,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密切相联、辩证统一,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根本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四、主要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
强调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五、历史地位和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被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考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全面阐述、写入党章和宪法的时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基本理论问题
重庆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q.huatu.com/)将会为您带来最新的招考信息与最完美的备考资料,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多多支持。
扫微信即可享受公务员考试咨询服务: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