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网 | 2018-01-04
分享
(1). 我国刑法规定,犯有故意杀人、抢劫、放火、投放危险物质等罪行的罪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低年龄为已满( )。
A. 13周岁
B. 14周岁
C. 15周岁
D. 16周岁
参考答案:B
(2). 在一起抢劫案件中,被害人甲由于被告人乙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被害人甲死亡的情形下,( )无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A. 甲的法定代理人
B. 甲的父亲
C. 甲的配偶
D. 甲的工作单位
参考答案:D
(3). 王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考虑到王某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王某又犯交通肇事罪。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
A.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参考答案:A
(4). 我国有期徒刑期限一般为( )。
A. 3个月以上20年以下
B. 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C. 6个月以上30年以下
D. 6个月以上25年以下
参考答案:B
(5). 犯罪的主观要件中的间接故意是指( )。
A.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B.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C. 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D. 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参考答案:B
(6). 下列有关监视居住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B. 监视居住一律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C.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D. 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
参考答案:D
(7).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涉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许多方面,而其他部门法一般只能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这种区别体现的是刑法的( )特征。
A. 独立性
B. 严厉性
C. 广泛性
D. 后性
参考答案:C
(8). 小王与小张有旧恩怨,小王一直寻机报复。一天小王看到小张单独在前面走,便随手拿起地上的石头想向小张砸去,突然感到腹痛,便急忙返回家中。请问小王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C
(9). 犯罪嫌疑人甲因抢劫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抓获后,主动交代了他和乙共同入室抢劫的事实,那么甲的行为构成( )。
A. 坦白
B. 一般自首
C. 特别自首
D. 立功
参考答案:C
(10). 甲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那么甲( )。
A. 入狱时就被剥夺政治权利3年,3年期满后享有政治权利
B. 在监狱服刑期间被剥夺政治权利,出狱后还需剥夺政治权利3年
C. 在监狱服刑期间不被剥夺政治权利,出狱后开始执行剥夺政治权利3年
D. 入狱时不被剥夺政治权利,刑期的后3年被剥夺政治权利
参考答案:B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