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安徽华图 | 2017-08-25
分享
2017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行测练习24
1. 1/9,2/27,1/27,( )
A.4/27 B.7/9 C.5/18 D.4/243
2.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若缺乏足够的引导和约束,这种“雪亮”有可能变成一种偏执,一种没有方向的自负。而建立在“多数人”压过“少数人”基础上的制度安排,很可能走进片面和偏狭的陷阱中。“上级”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个人”,“公众”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群人”,只有在“顶天”的压力和“立地”的责任互相补充下才能真正起到足够的监督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有机地结合,才可能在博弈中避免“一个人”的片面和“一群人”的片面。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质疑群众评议的合理性 B.群众的意志要得到合理的引导和约束
C.如何对官员进行有效的监督 D.怎样在群众和上级间达到平衡
3. 无论什么文章,一旦选进语文教材,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个教材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基本功训练的凭借”是( )
A.收入语文教材中的各类作品 B.那些保持原来意义、独立存在的作品
C.整个教材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D.那些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
4. 士别三日:吕蒙( )
A.奇货可居:班固 B.围魏救赵:信陵君
C.纸上谈兵:赵括 D.退避三舍:孙膑
5. 早晨8点多钟,有两辆汽车先后离开化肥厂,向幸福村开去,两辆汽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60千米。8点32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化肥厂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的三倍。到了8点39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化肥厂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的二倍。那么,第一辆汽车是8点几分离开化肥厂的?( )
A. 8点7分 B. 8点11分 C. 8点15分 D. 8点22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1/9,2/27,1/27,(4/243)=>1/9,2/27,3/81,4/243=>分子,1、2、3、4 等差;分母,9、27、81、243 等比。
2.【答案】C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文意理解的题型。第1、2句话指出群众评议应加以引导和约束,否则将陷入片面和偏狭,第3句话指出应将“上级”评议和“公众”评议结合起来,第4句话指出只有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才能避免“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片面。所以这段材料的主旨应为如何对官员进行有效的监督,正确答案为C。A的错误在于“质疑”,材料并未对群众评议的合理性进行质疑;B的错误在于“群众的意志”,要得到合理引导和约束的是“群众的评议”而不是“群众的意志”;D的错误在于其本身就不是这段材料的主旨,而且D的“平衡”一词显然是扩大了材料中“监督”一词的内涵。
3.【答案】A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关键句的理解。这句话可以压缩为“选进语文教材的文章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A。B项较容易排除;C、D两项和“基本功训练的凭借”是并列关系的宾语,并非主宾关系。所以不能选择。
4.【答案】C
【解析】成语及相关人物。
5.【答案】B
【解析】39-32=7。这7分钟内第一辆车行驶的距离恰好等于第二辆车在8点32分时已行过的距离的1(3-2)倍。因此,第一辆车在8点32分已行7×3=21(分),它是8点11分离开化肥厂的(32-21=11)。因此本题选B。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