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辽宁事业单位申论热点:被分等级的学生,被扭曲的因材施教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辽宁

辽宁事业单位申论热点:被分等级的学生,被扭曲的因材施教

沈阳华图 | 2017-04-14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辽宁人事考试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_辽宁华图每天为广大考生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技巧、申论热点以及面试技巧等相关资料!了解更多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招考、备考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事业单位频道http://ln.huatu.com/sydw/

  相关推荐:2017年辽宁事业单位招聘用书之历年真题精析

  近日,有杭州网友向媒体报料:我女儿在余杭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最近听女儿说,老师把学生分三种:精英组、平民组、麻将组。其中,平民组又分好几个等级,而麻将组底下的,就是学习不好的小朋友。(4月11日《钱江晚报》)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而按照成绩对学生搞标签化的分组,就具有歧视之嫌。特别是在学生不具备独立分辨意识与能力的情况下,教师带头对学生进行标签化管理,更容易引发一种歧视的跟风效应。即不仅是在老师心目中,某个学生被划分到某一组,学生相互之间也很可能产生标签化的歧视与“挤压”。

  但这类事情的复杂性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该做法往往被教师打上“因材施教”的名头,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然而实际上,却似是而非,是对因材施教的误解和扭曲。殊不知,真正的因材施教,不是根据一套固定的标准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而恰恰是针对学生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两者的差别显而易见:一,因材施教是多元标准下的区分,不存在高低等级之别,而按照成绩分组,则明显有浓厚的等级之分;二,因材施教是通过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加以区别化的教育,但依照成绩分组则是通过分数筛选出“优中差”,而非挖掘学生的特长。因而,学校、教师、家长等对此都应保持警惕意识。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