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7河北事业单位笔试备考之公基:政治哲学类知识点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河北

2017河北事业单位笔试备考之公基:政治哲学类知识点

河北华图 | 2017-02-13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2017河北事业单位笔试备考之公基:政治哲学类知识点
河北华图0311-85335555 事业单位交流群241044418 事业单位课程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

  一、哲学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并随其他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①两者谁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这是哲学的两大派别。

  ②两者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可论者本质上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三、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 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主张“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四、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是指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全部理论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很根本的理论特征。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很主要很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很新理论成果。

#p#副标题#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攻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常识判断政治模块的重点,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而这其中,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是考查的核心考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中心的确立,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3.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包括: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上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发展动力是改革;外部条件是和平与发展;政治保证是四项基本原则;战略步骤是三步走战略;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祖国统一的方式是一国两制。

  2.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力量之源。

  3.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政治制度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国家权利。我国政治制度还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

  2.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和集体成分。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法律制度

  我国法律具体内容包括宪法、实体法和程序法。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四、全面深化改革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

  5、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8、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9、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10、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1、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深化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保、医疗等领域改革。

  1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13、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4、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15、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