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沈阳华图 | 2016-12-13
分享
辽宁人事考试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_辽宁华图每天为广大考生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技巧、申论热点以及面试技巧等相关资料!了解更多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招考、备考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华图事业单位频道(http://ln.huatu.com/sydw/)
最近由于亲人入院,我长时间在医院呆着,与医生近距离接触,对医生这份工作,对中国独有的医患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生老病死,人人必经,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必须和医生打交道,医生和医院在我们的生命中、在我们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当医生是个什么概念?我们与美国对比一下。美国的政府医疗支出约占G D P的18%。医生需要通过精英教育和严格的考试选拔,从本科开始,大概要11-15年的时间才可以成为一名可以看病的医生,而从医后以心脏科医生为例,每周要工作60-80个小时。当然,这样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医生在其社会享有很高的地位,医生的年薪依据个人资历、不同科室、医院名气、地区差别很大,但平均来说,收入在20万至40万美金左右,也就是一百多万至两百多万元人民币,最好的心脏科医院医生年薪约有两三百万元人民币,在社会上属于高收入人群。而在中国,政府医疗开支约占G D P的5 .6%。中国医生从本科开始读医,也需要经过8-11年的时间。但是,不一样的是,在中国,医生的收入处于社会中等水平,总体年薪在6.5万-10万元,还是以心脏科医生为例,每周工作也要约50个小时,最好的心脏科医院医生年薪有二三十万,约是美国的十分之一,但医生社会形象近年来严重受损,从医被列入高风险行业,医生面临被骂被打被杀的风险。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调查,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
从宏观来看,这样的情况导致医生群体和一流人才的流失。国家发布的数据显示,34岁以下的医生在逐年减少,而越来越多的医学生毕业后选择不从医。而且,据媒体公布的最新医师执业状况调查,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但另一方面,官方预测从2000年到2025年,中国患病人数将增加近70%。医生和患者增长比例出现严重不协调,“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还会继续加重。从微观来看,这样的情况导致医生看病时变得小心翼翼,多采取保守疗法而不是最优疗法,安全、不出纠纷变成关注重点,其次才是治愈,医生也不敢与家属多沟通,需要患者和家属签订很多的免责条约等等,进入医患关系恶化的恶性循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解三尺之冰亦非一日之功。中国医改问题很复杂,牵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大政府医疗支出,对医生实行高薪养廉,一手提工资,一手严抓收红包、药品器械提成和追究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生的法律责任,改变对医生的激励机制和现有医院的纯商业化运作导向,通过医院层级分类和鼓励社会办医对病人进行进一步分流,提高医院、医生对于每一位病人投入的时间和资源,以提升病人的医疗体验,从体制上、加强本土研发上入手改善过度医疗的问题等等。医改问题需要政府长期努力去解决,但从普通人的角度,我们还是可用包容和理解为改善医患关系出份微薄之力。
进入医生行列的人,一般还是怀揣行医救人理想主义抱负的人,而不是为了赚大钱而进入这个行业,也没有医生会想刻意医坏一个人。而如上所说,要想成为一名医生,需要经过漫长的学习、实习阶段,上岗后也是“辛苦命”,工作时间长、压力大、风险高。尽管媒体不时曝出医疗事故和医生冷漠对待、不负责任的事件,但绝大多数医生还是好医生,他们的问题绝大多数也是中国医疗体系设计缺陷所引发,不合理的医疗体系,将医生逼进了“不仁不义”之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医生也是人,也需要养家糊口,其次才能要求医生为患者的生存质量服务。我们需要对这个群体给予更多的体谅、包容和理解,这样对医生、对患者都有好处!还是那句,天大的问题,都可以从我做起。下次去看病时,尝试带着感恩之心去吧!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