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知识点梳理(七)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知识点梳理(七)

华图教育 | 2016-09-06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事业单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经济学模块,历来是每个考生必须重视的部分。而经济模块,题量虽不多,但涵盖范围较广,我们一定要做足复习准备。下面华图教育就针对2015年公共基础知识经济学模块,为广大考生进行考点梳理,以供参考。

    货币与货币政策

    1.货币需求

    (1)货币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充当交换媒介。除此之外,货币还充当支付标准并作为价值储藏手段。货币的功能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以致人们愿意承担持有通货的成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是与持有风险性较大、流动性较低的资产相比,人们必须牺牲的利息。

    (2)对货币的需求基本上产生于进行交易的需要,即交易需求。人们持有通货和支票账户用于购买货物和支付账单。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购买的货物价值也随着增加。因此,人们需要更多货币用于交易,从而提高了货币交易需求。货币交易需求数量与持有货币的成本存在相关性。相对货币利率而言,当其他资产利率提高时,公众和企业会减少货币交易需求。除了货币交易需求外,由于货币可以被看成一种资产和价值储藏物,因此,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还可以源于资产需求。

    2.银行与货币供给

    商业银行起源于古代金匠的黄金保管业务。它是一种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为存款者和借款者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从他们那里得到各种形式的报酬,从而达到赚取利润的目的。

    货币供给增加量是初始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的一个倍数。这个倍数称为货币乘数。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乘以货币乘数就得到货币供给增加量。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增加量显然是政府控制变量。货币乘数并不完全受政府(中央银行)控制,还受到商业银行和公众的影响。这一情况增加了货币供给的复杂性。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公众构成了影响货币供给的三大行为主体。

    3.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实际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使商品以价格形态,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而是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或想象的货币。”

    (2)流通手段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买卖使用货币的过程体现了商品的流通手段,货币的这种职能又叫做购买手段。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与价值尺度的货币不同,它不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任何一个商家决不会允许购买者不付给货币而随便拿走商品。

    (3)贮藏手段

    货币的贮藏手段是说货币可以作为财富而被人们储存。拥有这种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也不能是想象的货币,它必须是足值的金银货币,纸币不具有此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能够自发地调解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所贮存的货币便进入流通领域。

    (4)支付手段

    货币在偿还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场合均起着支付手段这种作用。这种职能是随着赊账买卖的出现而出现的。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可以分次交付,也就是说时间和空间是可以分开的。例如你先讲钱存到银行,银行没有在你存钱的同时把利息打给你,而是到一定时间才会返还利息,这就是使用了货币的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协议,确定以美元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和储备货币,而美国则承担义务,将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这就是最早的世界货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些人畅想“世界元”的产生。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