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未知 | 2015-12-02
分享
2015年新郑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84名,报名时间12月7-12日,考试时间12月19日,考试内容行政职业能力和公共基础知识,那么在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过程中会考一些马哲之类的,为此,华图小编特意为考试准备了一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 政治常识
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2、唯物论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实践基础
3、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 [现象与本质、必然和偶然、原因与结果、
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
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
4、认识论 认识与实践
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真理与价值
5、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
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一、哲学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
2.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随其他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物质和意识的问题
①谁为性 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标准。哲学两大派别的根本区别。
②有无统一性 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的标准。
可知论:一切的唯物主义者&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不可知论: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区别:
主观唯心主义 | 客观唯心主义 |
“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源; 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由此派生; 极端主张:唯我论 |
“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源; 某种客观精神或原则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 物质世界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外化或表现。 |
万物皆备于我;吾心即宇宙; 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万物的尺度 |
事在理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上帝创造世界;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模仿的原型。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