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3年事业单位申论热点:把党校办成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上海

2013年事业单位申论热点:把党校办成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

互联网 | 2013-09-06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的这一要求,对于推进党校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一流学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强化理论武装,把党校办成马克思主义学习的重要阵地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的这一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校是为立党、兴党、强党而建立和工作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党校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的重要阵地,在为党和国家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方面发挥其他学校和研究机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坚定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是决定性因素。培养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至关重要的就是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而党校是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重要阵地。党校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学员,使领导干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转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思想方法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转化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且,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主要目的在于应用,在于学以致用,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同观察分析世界大势与我国未来发展走向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p#分页标题#e#

  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校教学安排中的分量,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党校的教学中安排一些技能培训内容是有用的,但不能冲淡理论学习;讲授西方一些理论是必要的,但不能冲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设置一定的国学经典课程是需要的,但不能冲淡党性教育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帮助学员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站稳群众立场,提高工作本领。作为党中央培训轮训中高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中央党校多年来打造了以“三基本、五当代”为主干的教材体系,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要进一步加大马克思主义在党校教学安排中的分量,力争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方面进一步办出党校特色。

  深化理论阐释,把党校办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阵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阐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校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最大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时代的发展和事业的推进,要求我们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理论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迫切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理论总结。时代和实践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大的发展,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更大的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动力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作出新总结新概括,才能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和创造力,使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坚持、发展与运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结合新的实践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研究,从基础理论上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回答,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研究透彻。要深入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深入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深入研究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等。还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对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当前与未来等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p#分页标题#e#

  党校人肩负的责任、使命与担当,要求我们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能力和水平。党校人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领导干部头脑、提高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重大使命,必须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能力和水平。为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党校人必须坚持以中国问题为中心,凸显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采、中国水平,着力打造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自己的话语体系;同时,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深入了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主要著作、主要观点,加强学术交流和对话,开拓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境界。

  净化理论宣传,把党校办成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重要阵地

  当前,做好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许多新挑战新考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都要求我们坚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党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一线,是党的各级各类干部研讨交流的场所,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会在这里汇聚和论争。因此,净化马克思主义宣传,在理论宣传中不出“噪音”和“杂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校肩负着重大而光荣的使命。

  立场坚定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析事明理的能力。应当看到,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当前,现实社会问题对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越来越大,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局面,我们必须立场坚定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着力解疑释惑、疏导情绪,着力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广大干部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澄清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在多样化中谋求共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矢志不渝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批驳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社会思想日益活跃,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不同社会思想意识相互激荡、相互碰撞,给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许多全新的课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我们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要加强思想理论引导,旗帜鲜明地开展对错误思潮的分析评介,有理有据、有针对性地予以批判驳斥;科学预测社会思潮发展,准确把握思想动向,及时疏导社会思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分析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点,把握社会思潮形成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思潮。#p#分页标题#e#

  坚持党校姓党,强化在马克思主义宣传上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坚持党校姓党,就是要求党校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要遵循党的政治路线,都要恪守党的政治纪律。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核心是要求广大教研人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的关系、言论自由与政治纪律的关系。党校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如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如何,在全党影响极大,人民群众往往以此为尺度来评判党的政治理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因此,党校的领导班子一定要按照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在深层次思想问题、热点敏感问题、政治倾向性问题上亮明观点、表明态度,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贡献。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