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东省人事考试信息网 | 2013-04-27
分享
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168446017
2013年山东各地市事业单位考试招考信息 2013年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汇总
2013年山东各地市事业单位考试辅导课程 历年山东各地市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解析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中,经济模块的备考在很多考生眼里是比较难以下手的。根据历年考试情况,考试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果没有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储备,想要在短期内快速提高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再困难的事情,只要做个有心人,认真下苦工,总能有所收获。本文将结合真题,针对常识模块中的经济学常识复习给出备考策略,助考生一臂之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学知识与国家政策、居民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专业的经济学名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媒体及百姓口中。事业单位考试本身的目的和性质就决定了其关注点必然会在与行政、民生相关的方面,所以经济学知识的考核充分体现出事业单位考试的基本要求。在2011年和2012年的事业单位题目中,经济学比重分别占到38%和8%。虽然2012年较2011年分数比值有所下降,但是广大考生还是不能忽视对于经济部分的学习。
对于经济学常识的备考,本文给出如下三个方面的建议,并辅以真题示例:
一、全面复习基本知识原理
备考的第一阶段,仍然是要尽可能全面系统的学习经济学知识,对其有基本的概念和了解。经济学的知识,从其框架上来看,基本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块内容。由于事业单位考试不会对专业性要求太高,所以考生在学习时,只要通过阅读能熟悉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即可。在考试的过程中也只是考查最基础的内容。如2012年考查的真题,均是最基础的内容。
(2012-山东-单选-22.)经济学领域所谓的“看不见的手”的最初提出者是()。
A. 亚当·斯密B. 凯恩斯 C. 萨缪尔森D. 大卫·李嘉图
【答案】A。
(2012-山东-单选-35.)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 价值规律 B. 价格规律 C. 竞争规律 D. 自然规律
【答案】A。
以上两道题目分别考查的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难度均不大。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均属于这一类。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考查基本原理的题目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这部分知识具有难度小,得分易的特点。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可以先将整个经济学知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整体复习,先不要钻难题怪题,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点。具体可以结合一些考试真题,以点带面,将基础知识全面铺开,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
#p#副标题#e#
二、重点学习热点民生概念
通过对真题的整理,我们发现与民生相关的经济学概念是考试的重点,需要考生进行重点学习。
(2012-山东-单选-14.)根据各国不同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被称为()。
A.物价指数 B.汇率水平 C.经济核算 D.购买力平价
【答案】A。
从此题可以看出,与我们的生活、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概念,比如GDP,CPI,PPI等考生要多加关注。事业单位考试考查的深度和难度并不会太高,因此概念本身的含义、意义等基础内容就是学习的重点。在备考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常用经济学术语单独提炼出来,形成专题,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复习,由于考查难度不会很高,因此不要对于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深究,只要知道含义即可。
三、关注经济时事热点新闻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考查考生对社会事务的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因此无论笔试还是面试,对时事热点的考核贯穿于事业单位考试始终,关注热点是考生备考期间必须下功夫去做的工作。联系到经济学常识方面,我们可以从真题中看出,将经济学知识与时事相结合的题出现的次数也不少。
(2011-山东-单选-19.)中国倡导包容性增长,其根本目的是()。
A.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B.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C.消除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裂隙
D.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
【答案】B。
(2011-山东-单选-22.)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目前我国通过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形成一个()。
A.侧重靠二次分配实现公平合理的格局 B.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C.侧重按生产要素贡献的分配格局 D.按市场机制主导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答案】B。
考生在备考这块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真题进行专项知识的整理,以此帮助考生提高对考点的敏感度,在面对大量知识点时候,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复习重点和方向。以上考题充分体现出事业单位考试紧扣时事的特点,如经济危机、扩大内需、收入分配结构等,无一不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过程中首要面对的问题和状况。考生在平时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尤其对现阶段民众最关心的经济学知识要深入了解和学习,善于总结,像去年十八大提出的扭转经济增长方式等,很可能就成为考试热点。在了解社会热点的同时,结合经济学常识,做到知识融会贯通,可以用经济学常识来解释经济现象。例如在复习宏观调控时,就要结合国家的经济现状,灵活运用经济原理。
总之,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的经济学基础,制定自身的备考方案,但是无论何种方式,以上几个重点内容都是不容忽视的,预祝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