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之言语理解(三十六)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浙江

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之言语理解(三十六)

华图论坛 | 2013-04-03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加入2013浙江省考面试交流群 多重大奖等你拿获取最新省考面试消息: 250803048
订阅浙江华图-成公日记,每日发送招考信息至您邮箱,重要招考信息不再漏掉 点击订阅到邮箱

  1.东南亚风格墙面彩绘素以大胆的配色著称,在绚丽的色彩“热舞”中,传达着舒张中有________,妩媚中有________,平和中有________的体验,这对于一个对空间怀有无限期待的居住者来说,无疑充满了巨大的魅力,而颜色的调和度,也给平凡的墙面增加了亮点和个性。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含蓄  素雅  激情

  B. 修养  神秘  热情

  C. 节制  疯狂  安稳

  D. 收敛  清秀  韵味


  2.大礼堂的体形如此______,色调如此______,我们不能不______建设者______的创造和智慧。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完整    清晰    赞扬    伟大

  B. 完全    新颖    赞颂    非凡

  C. 完美    清新    赞叹    杰出

  D. 完备    新鲜    慨叹    突出


  3.人类许多古老文化在与时间的拔河中没能挺到最后。中国的文化资源在历史长河中究竟________了多少,恐怕没有人能估量得出。在被________扫荡过无数次的非洲大陆,人们只能在废墟中凭吊和猜测辉煌的古代文明了。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流失  饥饿

  B. 流逝  饥馑

  C. 流逝  饥饿

  D. 流失  饥馑


  4.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到了脑筋疲倦的时候,往往随意地将课本以外的书籍取来阅读,________这书籍就成了常和我们亲近的一种消遣品。________我们________把它当作消遣品,没有什么大关系,也就没有严格的选择。

  A. 因此    因为    虽然

  B. 但是    因而    既然

  C. 但是    因而    虽然

  D. 因此    因为    既然


  5.社会史研究(    )撇开政治,(    )弃重大历史事件于不顾,(    )要把这些与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件联系起来,与具体的“社会”发生联系,将国家制度安排与地方实践相互结合起来,自下而上、以小见大,探讨国家和社会互动之下区域社会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背后的国家。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    就    从而

  B. 并非    而是    进而

  C. 不是    也不是    而是

  D. 固然    但非    也非


  6.人物评传需要运用“透视法”。要注意“________”“由表及里”“以点带面”,不仅要深入研究与人物相关的组织、机构、理念、影响等内部结构与内在因素,而且要跳出人物之外,观察、分析影响人物命运的若干外部因素、外部条件,以及蕴含其间的社会力量、社会潮流及社会思想等。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叶知秋

  B. 管中窥豹

  C. 以小见大

  D. 由此及彼


  7.“现实生活的压力已经让人透不过气来,为什么还要让阅读再增加一些分量?”说起自己的“浅阅读”生活,许多人这样说。“浅阅读”的出现与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工作、学习节奏快、压力大有关,同时也与信息爆炸带来的多样选择有关。近年来,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并存的多元化阅读方式,带来了铺天盖地的资讯,这在拓展人们知识面的同时,也使得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取代了“深阅读”。对于这一现象,一些专家认为不必视同洪水猛兽。然而,面对“浅阅读”迅猛的攻城略地,“深阅读”越来越式微,许多专家还是感到忧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浅阅读”之所以取代了“深阅读”是因为它迎合了时代的需求

  B. “深阅读”越来越式微引发有识之士的忧虑

  C. “浅阅读”和“深阅读”对社会的不同影响

  D. “浅阅读”时代亟需强调“深阅读”


  8.思考是创新的第一步,是一座掘之不尽的能力宝库,没有思考能力就缺乏行动能力,就谈不到创新,谈不到创造性工作。只有努力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形成人人思考、自觉思考、终生思考的好风气,我们为人们服务的本领才能提高,为人民执政的能力才能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    )。

  A. 创新离不开思考

  B. 思考是为了创新

  C. 没有良好的思考习惯就没有创新

  D. 没有创新就没有思考


  9.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B.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将高校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

  C.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D.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10.下列属于“搭配不当”的是(    )。

  A. 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B.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C.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D. 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参考答案见下页 #p#副标题#e#

  1.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

  根据句意,需要填入的词语和横线前面的词语构成意思相反或比较协调的对应关系,“舒张”和“修养”无法构成对应关系,排除B。第二空“疯狂”与“妩媚”对比不够明显,故排除C。第三空与“平和”对比鲜明的应该是“激情”,故排除D,本题选A。

  2.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

  本题考查实词的运用。考查词语的搭配。文段选自《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参考答案: D

  题目详解:

  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察区别词义的范围。

  “流逝”主要指时间消逝。

  “流失”主要指有用的物质或美好的东西散失掉。

  结合题意可知第一空应选“流失”,排除B、C。“饥馑”,五谷收成不好称为“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称为“馑”,两者合起来就是灾荒、荒年的意思。相比“饥饿”,“饥馑”的程度显然深得多,也更贴合题意,故第二空选“饥馑”。

  4.参考答案: D

  题目详解:

  这道题属于虚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各种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

  因此:因为这个

  但是:用在后半句,表示转折的语气

  因为;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因而: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

  虽然:即使如此。

  既然:连词,用在上半句话里,下半句话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第一空的前后是因果关系句,这里要填因此,第二句中也是因果关系句,所以本题不难选出答案为D。

  5.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

  这道题属于虚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各种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中的假设关系。根据最后一空与其后面内容的联系可知,应填入表肯定的关联词;且整个句子议论的重。是“把这些与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件联系起来”,由此可见最后一空应填入表转折的关联词;且“撇开政治”与“弃重大历史事件于不顾”是并列的关系,因此C项正确。

  6.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

  此题考查成语的具体含义,此处应选择一个能与“透视法”相对应的词语,从后面的“由表及里”“以点带面”可知,此处最好填入结构相似的词语,C项既符合语义,结构也与另外两个成语相似。故本题选C。A项“一叶知秋”强调的是预见性,B项“管中窥豹”指所见不够全面,且这两个词结构上不符合原文。D项“由此及彼”强调的是发散性,和透视法不相符合。

  7.参考答案: D

  题目详解:

  “对于这一现象”这句话之前的内容都是在描述一种现象,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加上信息爆炸带来的众多选择,“浅阅读”应运而生,并取代了“深阅读”。接下来,作者首先肯定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然后话锋一转,提出许多专家对此感到忧虑,重点落在“然而”之后的内容上。许多专家对“深阅读”的式微感到忧虑,言下之意即希望人们能够多进行“深阅读”。A项说的是文段中的现象,不是意在说明的内容。C项“对社会的不同影响”从文段中无从得出。比较B项和D项,B项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说出解决方法,而D项则是在文段内容的基础上,发出了一种呼吁的声音,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故本题选D。

  8.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

  文段讲“思考是创新的第一步”“没有思考能力就缺乏行动能力,就谈不到创新”,以及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等都说明“创新离不开思考”,故本题选A。

  9.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

  A项中“塑造了……人格力量”搭配不当,可以将“塑造”改为“展现出”;C项中的“一切出版物”包括了“报刊、杂志”,可以将“出版物”改为“新闻机构”;D项双重否定再加一个反问,表达的意思成为“谁都赞同现在不需要学习雷锋精神了”,显然意思反了,所以要去掉“就不”。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参考答案: D

  题目详解:

  这道题属于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要考察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A的错误是句子成分多余,"的地方"多余,应去掉;B 的错误是句子成分残缺,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C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D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更多关于2013年省考面试的信息请关注:2013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面试专题

【合肥发 】24安徽事面奋战礼包

2024.04.30(共 20课时)

华图教师

877人已学

1.00

2024年广西事业单位面试每日一题直播

2024.04.30(共 8课时)

韦美亮

范竹

李艳阳

周郅颖

梁瑞琼

3人已学

免费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