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海南公务员考试网 | 2012-12-19
分享
2012海南事业单位面试热点:网络反腐须告别偶然性
海南华图为大家整理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资料,助考生一臂之力。
网络反腐须告别偶然性步入规范化
在充分认识到网络反腐功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种突破传统舆论监督困境的反腐形式,如果缺乏制度的支撑,没有政府信息公开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制度性安排,难免会呈现出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选择性、偶然性和碎片化缺憾。
近期以来,一场强劲的反腐风暴席卷全国,短短几周内就有多名官员因涉嫌违纪被调查或被免职,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微博举报而东窗事发。继2008年网络反腐兴起之后,微博举报、网民围观、部门调查再度成为当下反腐风暴的显著特征。这种格局既折射出民间参与反腐的强大力量,也显示出党和国家反腐治贪的坚定决心。
微博新型平台的崛起,深刻改变了普通公民行使表达权、监督权的方式,其便捷的自媒体属性,也激发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极大拓宽了舆论对官员监督的渠道。在这种舆论环境下,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旦投进纷繁芜杂的微博世界,产生蝴蝶效应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令人惊叹。有资料显示,微博举报已成为网络反腐的一个前沿阵地,让一些涉贪涉腐的官员感到坐立不安。这种反腐效应的形成,网民的力量功不可没。
网络反腐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但也开始引发社会各方更多的期待:如何进一步拓展公众参与反腐的领域和渠道,如何使依靠激情、带有选择性的网络反腐步入理性化、制度化轨道,如何从末端的腐败揭发过渡到常态化的源头预防,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而这些网络反腐舆情的背后,反映出民众对反腐规律认识的升华,对反腐法治化目标的深度期许。
在充分认识到网络反腐功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种突破传统舆论监督困境的反腐形式,如果缺乏制度的支撑,没有政府信息公开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制度性安排,难免会呈现出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选择性、偶然性和碎片化缺憾。对法治国家而言,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最终威慑力,也不是来自“躺着也中枪”的偶然性,而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必然性。
网络监督的“无处不在”固然能够让官员产生恐惧感,但反腐的出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举报者及围观者的“兴趣”。综观此轮网络举报的诸多案例,从涉及不雅视频的重庆北碚区委书记,到涉嫌性侵的黑龙江省人大代表;从被曝向情妇写“离婚保证书”的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到涉嫌滥用职权包庇儿子的太原市公安局局长,被查官员大多因艳照、情妇、名表、豪宅等吸引眼球的“花边新闻”事发。难怪一位网络举报人曾发出感叹,网络反腐如同“撞大运”,如果没有“猛料”,很快就石沉大海。这种引起舆情围观效应所需的“猎奇感”,预设了网络反腐的选择性局限,问题官员最终能否绳之以法,从网络举报到网民围观再到媒体传播及至部门调查,这中间充满了太多的偶然性因素。人们对撞上“枪口”的落马贪官,也多抱以“倒霉”的心态,而并非“伸手必被捉”的执法信赖。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