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图教育 | 2012-11-21
分享
【专题】事业单位专题 【课程】事业单位笔试课程【电话】0371-87096515
郑州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职业能力测试两科,河南华图特整理公共基础知识资料。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这个问题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还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同的生产方式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即意识形态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其表现有: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性;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性,这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