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山东华图 | 2012-05-25
分享
一、新课程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4、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5、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6、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7、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8、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9、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10、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p#副标题#e#
11.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答案:A
12.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构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答案:A
1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 )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为学服务D、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
答案:B
14.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答案:A
15.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
16.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 )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答案:ACD
17、下列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是 ( )
A、教材 B教室 C、教师 D、计算机网络
答案:C
18.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 )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答案:ABC
19.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答案:B
20.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中,利用网络资源 ( )
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
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D有利于构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答案:ABCD
#p#副标题#e#
21.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答案:B
22.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A.对 B.错 答案:A
23.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A.对 B.错 答案:B
24.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唯一的论断。
A.对 B.错 答案:A
25.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A对 B.错 答案:B
26.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A.对 B.错 答案:B
2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A.对 B.错 答案:A
28. 一般来说课程的具体结构是指( C )
A. 教学计划和教科书 B.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C.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D.教科书和教案
答案:C
29 对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的理论的是( )
A. 心理学 B. 伦理学 C. 哲学 D. 教学论
答案:C
#p#副标题#e#
二、教师
1、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答案:ABCE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C )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3、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4. 教师向学生叙述 描绘事物和现象的教学方法称为( )
A. 讲读法 B. 讲解法 C. 讲述法 D讲演法
答案:C
5、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答案:C
6.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综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答案:C
7. 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不包括( )
A.文化素养和学科专业知识 B.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C.职业道德素养 D.多年教学经验.教师
答案:D
8.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对学生的印象和看法属于( )
A. 绝对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非正式评价 D. 正式评价
答案:C
9.“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复杂性、创造性 B.主体性、示范性 C.长期性、间接性
答案:B
10.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A
1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A.对 B.错 答案:B
#p#副标题#e#
12.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A.对 B.错 答案:B
三、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四个发展阶段。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构成表象;(3)理解教材,构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构成技能技巧。
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教材、构成表象 B.理解教材、构成概念 C.运用知识,构成技能技巧
答案:B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是现实的过程。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认识过程
答案:C
7、教育活动的本质是( A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
A备课B排课表C批改作业D教研活动
答案:C
9、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
A备课 B排课表 C批改作业 D教研活动
答案:A
1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作出的评价报告属于( )
A. 绝对性评价 B. 绝对评价 C. 非正式评价 D. 正式评级啊
答案:D
#p#副标题#e#
四、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课时。(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答案:A
2.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是:( )
A.整体性B.实践性C.预定性D.开放性
答案:C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 )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 B.课外兴趣小组 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答案:ACD
4.下列课程中,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科学 B。体育与健康 C.历史与社会 D综合实践活动
答案:BCD
推荐阅读
>>>2012山东事业单位专题
>>>2012山东事业单位考试辅导
>>>2012山东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