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08年河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基试卷(七)事业单位招聘网_事业编考试_国企招聘网-华图事业单位-华图事业单位
河北

2008年河北事业单位考试公基试卷(七)

华图教育 | 2008-07-11

分享

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 )。

    A.确认社会各阶级的政治地位

    B.使民主制度法律化

    C.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D.集中体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2.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哪个属于公民的光荣义务?( )

    A.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B.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C.维护祖国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宪法规范区别于普通法律规范的首要特点是( )。

    A.内容的根本性

    B.效力的最高性

    C.立法的原则性

    D.实现的多层次性

    4.根据我国宪法修正案,在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 )。

    A.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5.下列选项中哪个有权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

    A.国务院

    B.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C.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p#副标题#e#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我国制定颁布的四部宪法中,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宪法实施监督权利的有( )。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2.下列哪些是宪法的明确规定?(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3.根据宪法,全国分为( )。

    A.省

    B.自治区

    C.设区的市

    D.自治州

    4.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兼任的职务是( )。

    A.国务院总理

    B.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员

    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D.民主党派负责人#p#副标题#e#

    5.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

    B.基本人权原则要求宪法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确认和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

    C.权力制约仅指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

    D.在资本主义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

    三、判断题

    1.按照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和改变国务院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 )

    2.法随国家产生而产生,宪法是法,所以宪法也随国家产生而产生。 ( )

    3.在我国,乡长、镇长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

    4.按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有休息的权利。 ( )

    5.自治州的人民法院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选项A、D是从宪法的阶级本质角度阐述的,并不是宪法的价值。选项B属于宪法的外在本质,是存在的事实,也非价值。

    2.D

    【解析】依据我国《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3.A【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宪法规范区别于普通法律规范的特点。但本题考察的是“首要特点”,即决定其他特点的特点或为其他特点基础的特点。正是由于内容的根本性,所以有后三个选项表述的特点。

    4.B【解析】

    依据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十九条规定:宪法序言第10自然段第句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个人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5.B【解析】

    根据我国《宪法》第一百零七条第3款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p#副标题#e#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解析】

    根据1954年《宪法》第二十七条第3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宪法的实施;根据1978年《宪法》第二十二条第3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根椐1982年《宪法》第六十二条第2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宪法的实施。据此,选项A、C、D应该是正确的。1975年《宪法》第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

    2.ABC

    【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而不仅仅限定于“一定时期”,选项D排除。

    3.AB

    【解析】依据我国《宪法》第三十条,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设区的市和自治州设在省、自治区之下。

    4.ABC

    【解析】依据我国《宪法》第六十五条第4款,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国务院总理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职务;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分别是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职务。

    5.AB

    【解析】权力制约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因此选项C排除;在资本主义宪法,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公权原则,而非监督原则,因此选项D排除。

    三、判断题

    1.×

    【解析】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1)仅有权撤销,无权改变;(2)仅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无权撤销合宪、合法但不合理的。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2.×

    【解析】法随国家产生而产生,这是正确的;但是,完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没有民主事实的普遍化,也就没有宪法。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一般没有民主事实,因此也就是没有宪法。#p#副标题#e#

    3.×

    【解析】在我国,乡长、镇长都是由乡级人大选举产生,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根据选举法,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是乡级人大代表和县级人大代表。

    4.×

    【解析】依据我国《宪法》第四十三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根据该条款,休息权是劳动者的休息权,而非全体公民的休息权。

    5.×

    【解析】依据我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延伸阅读

Back-top

全部考试

copyright ©2006-2024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